行政-图书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    码:
当前位置: 首页>>参考咨询>>职教改革动态>>正文
2013年第1期(总第29期)
2017-03-30 15:48   审核人:

2013年第1(总第29)

 

发布时间:2013/3/27  8:51:58

浏览次数:784      

 

 

职教改革动态 
   
2013年第1(总第29) 
   
本期目录

1.      2013年度职成教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鲁昕出席讲话

2.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

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

4.      技术本科教育:构建职教体系的有效衔接

5.      我省将新建五所高职院校

6.      四川省技工院校扩生源 退役士兵可报考

7.      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

8.      高职生有望进大学获学位

9.      四川计划建千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10.  大学生初次创业从哪些行业起步

11.  政府工作报告职教提法10年演变

12.  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优惠政策

13.  求职者心态变化:70后挣钱 80后求变 90后随缘

14.  大学考试出神题创新还是媚俗?

15.  代表委员热议第三次工业革命——创新驱动引领未来(两会特稿)

16.  两会看职教专题

17.  牢记职业教育为什么出发

18.  德国职业教育:显著的应用性特色和职业导向

19.  高校开设《爱情与婚姻》课受热捧

20.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1. 2013年度职成教工作视频会议召开鲁昕出席讲话

201332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日前在京召开201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总结2012年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职成教战线参与中国梦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新一届政府工作要求的思路和举措,部署2013年的重点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并讲话。

会议认为,职成教战线去年在科学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全面推进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设计中高职衔接等10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会议指出,今后,全战线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办人民满意教育等6个深刻背景下,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破解发展难题、回应社会关切、服务国家战略。今年要重点做好12项工作:筹备召开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整体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高职衔接、基本形成集团化办学国家制度框架、在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和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大幅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形成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专业优势、提高试点服务国家制度建设的能力、全面加强职业院校技能培训工作、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扎实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等。

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8个单位做了发言。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

2013319 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

2013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根本任务,以深化综合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内涵建设为主线,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提高质量,着力促进公平,整体提升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与水平。

一、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

1.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指导职业院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召开2013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各项任务,把推进改革创新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2.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配合指导高等职业院校把十八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党团组织活动中。指导职业院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做好对师生员工的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工作。

3.参与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报请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配合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我国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4.推动中高职衔接取得实质进展。

总结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启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一批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深化普通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出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政策。

5.加强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标准建设。

积极推动和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加快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落实好中职助学政策,推动中职扩大免学费范围、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争取出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推动高职奖助学金扩大覆盖面。推动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各类基本办学标准。推动出台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拨款标准。发布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和试验区进一步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6.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出台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的意见。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推动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联合印发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发布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与相关国有大型企业探索开发校企合作计划。印发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

7.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建立集团化办学定期统计和年报制度,编写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建立集团化办学案例库。推动各地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有条件的行业和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关联度高、覆盖产业链长、培养层次结构全的职业教育集团。指导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对口帮扶滇西10市州工作深入开展。

8.推动城乡间、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组织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组织开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关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农学结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课程体系。推动县级职教中心转型发展,发挥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功能,遴选一批试点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与县级职教中心对口合作机制。研究制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意见。配合做好内地西藏和内地新疆中职班招生工作。配合做好针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程,推动制订片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计划。

9.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职普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点,按照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和生源总体情况,确定各省(区、市)中职指导性招生计划。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对连续2年以上中职招生低于高中阶段招生数45%的省份进行重点督查。推动职业院校生源多样化。完善职业院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相关政策,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三、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10.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修订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各地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督促指导各地各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继续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协调有关行业发布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加强就业服务。

11.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修订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印发中职专业教学标准。配合做好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选和建设工作。推动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加强公共艺术课教学。开展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抽查工作。制订实施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规划。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完善学生实习的实现形式。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召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经验交流会,印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意见,确定一批示范专业点。开展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工作。配合开展国家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继续发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12.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

推动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研究制定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印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继续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实施,发布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工作年度报告。修订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评审办法,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制订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推广一批学校管理典型案例。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

四、推动完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

13.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继续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计划等。配合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院校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促进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提高。

14.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编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加强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等资源和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制订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数字化资源征集工作。继续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支持建设一批数字化资源开发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15.增强职业教育科研支撑能力。

加强对职业教育科研的统筹协调,围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实践与政策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综合协调作用,依托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高等学校等方面力量,健全工作机制,拓展研究平台。建立全国职业教育专家人才库和职业教育数据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启动职业教育科研基地认定工作。

16.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继续开展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启动职业技术教育学赴德长期研修(奖学金)项目。实施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现代学徒制试点、课程开发合作项目。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继续推进在100个专业借鉴国际经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重点支持一批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示范项目。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教师和校长国(境)外培训。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水平。研制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规划。

五、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17.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配合做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印发和实施工作。开展不同层次高等院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研制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及有关专项文件。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制订出台《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指导意见》和《开放大学管理规程》。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完成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框架设计。开展《终身学习法》前期调研。

18.创新继续教育服务与管理机制。

推进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资源开放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建设。继续加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组建全国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继续教育校长顾问委员会。推进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开展各类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检查与评估工作。做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统考和年报年检工作。配合开好首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开展2013年继续教育院校长、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建设一批继续教育研究基地。

19.加强社区教育工作。

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研究制订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评价标准。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扩大社区教育实验区范围,确定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继续开展社区教育督查评估和情况统计工作。开展社区教育居民满意度调查。组织编写社区教育发展报告。举办2013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继续做好职工教育统计工作。开展《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等三项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活动,鼓励各地开展试点工作。开展学习型组织试点工作。

六、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

20.做好战线服务工作。

落实中央和部党组要求,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蹲点调研工作,进一步健全联系地方、行业、企业和院校的工作机制。面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基础薄弱地区,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定向联系机制,帮扶职成教事业发展。

21.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切实转变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健全学习和信息交流制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着力提升全体干部思想理论素质、政策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教育部党组20条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

201328 来源:教育部网站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办好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研究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年实施原则,提出未来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全国大赛)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为地方和职业院校组织比赛提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产业专项规划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技能竞赛项目;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合理规划、统筹有序地推进全国大赛改革,健全比赛制度,创新办赛机制,提升赛项质量,把全国大赛办成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水平,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生技能赛事。助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二、规划目标

1.进一步提升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扩大技能大赛的专业覆盖面,使本规划期内举办的比赛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中80%的专业大类和40%的二级专业。丰富技能大赛的形式和内容,使大赛成为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资源转化的平台。提高技能大赛国际化水平,使大赛成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2.进一步完善全国大赛的办赛机制。建立功能完整、职责明确、相互协调的大赛组织机构,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执行有效的大赛制度体系,完善技能大赛的运行和监督机制,培养一支技能大赛专业队伍。进一步提升大赛管理水平,提高赛事质量。

3.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变化,及时调整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和评价作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三、主要任务

1.构建大赛体系。

充分发挥全国大赛的品牌优势和宏观指导作用,完善全国大赛体系。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举办好全国大赛;联合(委托)相关部门或行业组织举办好全国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技能比赛;支持举办好省级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和全国大赛选拔赛;鼓励职业院校举办校级学生技能竞赛和省赛选拔赛。

全国大赛赛项设置须按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要求,以职业院校开设面较广、在校生较多的专业为主体,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建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的专业和技术为重点,兼顾三次产业分布和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全国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技能比赛所设赛项与全国大赛不重复、不类似,以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布点较多,在校生总数较少的行业特色专业为主,兼顾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需要;省级赛事依据本地区产业布局需要设置赛项,兼顾全国大赛选拔需要。

2.完善赛事制度。

制定大赛章程。以制度确立全国大赛的宗旨和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行企参与制度和赛事监管制度。在2012年大赛制度建设基础上,修订和完善大赛企业合作计划、赛项合作企业遴选方案、赛项经费管理使用规定、比赛裁判与仲裁工作要求等制度文件,起草制定赛项遴选标准、赛项专家组工作规范等其他有关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力争本规划期内实现大赛各主要流程均有章可循。

界定参赛资格。高职参赛选手应为高等学校在籍高职高专类学生。中职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生。高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5周岁(当年)以下,中职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在21周岁(当年)以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

明确组队方式。高职组比赛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根据规定联合其他有关部门)组队参赛,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单独组队参加中职组项目的比赛。个人赛每省份(单列市、兵团)每赛项参赛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人(具体可根据赛项情况由赛项专家组在赛项方案中确定);团体赛每省份(单列市、兵团)每赛项参赛队不超过2支,不跨校组队,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凡组织有相应项目省级选拔赛的省份(单列市、兵团),经全国大赛执行委员会备案,相应项目可增加一个参赛名额。凡在往届全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全国大赛。

严格比赛奖励。全国大赛面向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合作企业以及组织参赛的省份(单列市、兵团)设立不同奖励。其中,参赛选手奖励以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个人赛项目以赛项参赛总人数为基数),分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一等奖参赛队(个人赛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巩固分赛区制度。在自愿基础上,保留2012年在天津主赛场以外设立的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广东、贵州等十个分赛区三年有效的承办赛事权利。同时,发挥其他地方的产业、职教资源和政策优势,拓展设立新的全国大赛分赛区。探索以公开竞争方式确定新增赛项举办地的机制。鼓励赛项承办学校不参加本校承办的比赛。

3.提升赛项水平。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察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

充分考虑岗位或目标任务对参赛选手的理论素养要求,将理论素养水平测试融入比赛,以理实一体的方式体现职业岗位对选手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单独组织封闭的理论考试,避免竞赛组织考证化倾向。鼓励赛前公开理论素养测试题库内容,促进选手理论知识学习。全国大赛获奖名次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挂钩的,所授证书应反映全国大赛水平,一等奖选手所获职业资格证书原则上应高于高级工证书等级。

1)大力优化已有赛项。已有赛项是全国大赛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以已有赛项为主体,整合同类赛项,规划年度赛事。充分发挥赛项专家组作用,根据相应产业主体岗位的核心要求,结合产业发展最新趋势研判,不断调整完善比赛内容、评判标准和组织方式。研究世界技能大赛要求,提升赛项质量。使比赛项目不断成熟,成为连接和传递产业需求和院校教学的纽带。

2)审慎开发新增赛项。新增赛项是全国大赛发展壮大的活力所在。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充实大赛项目库,加强入库项目的挖掘和研究,缩短项目方案成熟周期,保证新增赛项质量。按照成熟一个开设一个的原则,通过开发新的赛项,不断提高全国大赛的产业覆盖面和专业覆盖面,促使更多行业参与全国大赛,为更多学生提供参赛机会。

3)探索特色专业设赛。特色专业设赛是全国大赛发展壮大的有效补充。对于大部分省份均有布点,专业性强、总的专业点数较少、在校生较少的特色专业,教育部将探索联合(或委托)相关行业,组织全国性特色专业赛事,进一步扩大全国大赛的行业覆盖面。特色专业赛事应与全国大赛设项不重复、不类似;按照全国大赛的统一要求进行设计;超越行业院校的局限,以相关专业开设范围确定参赛范围。

4)继续推进开放办赛。开放办赛是保证比赛公平、提升赛项质量、扩大比赛影响的重要手段。不以专业名称和学校的行业属性限制参赛范围。全国大赛比赛项目坚持一体化设计赛项的现场比赛、技术体验和成果展示,在不影响比赛公平的前提下尽量多地开放比赛现场,组织各界人士有序参观。创造条件,实现比赛的网络直播或录播。倡导赛项组织国(境)外职教人士(包括学生)观摩和参加比赛。

4.健全赛事组织。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赛项专家组为核心、相关行业深度参与、相关企业为支撑的赛事组织方式。本规划期间,教育部牵头组建任期三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领导每年一次的全国大赛。参与联办全国大赛的国务院部门和行业组织在相关赛项方案制定和赛事组织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相关企业在全国大赛企业合作计划框架内为全国大赛提供技术、器材和主要经费支持。分赛区和赛事承办院校在自愿基础上为赛事举办提供场地、管理以及部分器材、经费支持。逐步确立在全国大赛执行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确定赛项专家组、形成赛项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综合评议企业合作方案、确定合作企业和比赛设备(比赛硬件平台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相近情况下鼓励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实施赛项筹备的工作流程。约束合作企业商业行为,保护职业院校权益,维护大赛公益性。

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有关人员,有关地方和行业负责大赛组织工作的领导、专家,以及部分赛项专家组成。委员会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逐步承担大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的部分具体工作。建设专业化的赛事管理团队。加强大赛核心专家队伍建设。

四、赛项计划

每年举办的赛项原则上控制在100项以内,新设项目控制在赛项总数的25%左右。高职在校生数高于10万人,中职在校生数高于20万人的专业大类,原则上每年均设比赛项目。同类专业赛项原则上隔年举办,截至2012年已连续举办五届的赛项2013年可停办一次。同一名称、连续举办的赛项,每年须设计不同的比赛侧重内容。中职赛项的设项数量和参赛队限额总体上高于高职赛项。本规划赛项安排计划见附表。

五、服务与宣传

加强政策研究和大赛资源的转化与服务。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把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重要依据的要求,制定全国性指导政策。充分发挥任期制的赛项专家组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竞赛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研制大赛音像资料录制技术标准,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资料中心。加强大赛官方网站(www.chinaskills.org)建设,逐步建立起规模较大、功能比较完善的大赛资源数据库及赛事信息管理系统,助力大赛的组织实施和成果转化。在本规划期内启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五年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

加强社会宣传。全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全国大赛获奖选手是全国相同领域职教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和学习榜样,代表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果,反映了职业教育的国家形象。要通过在有影响的媒体上发布大赛成绩、组织新闻媒体深入挖掘报道获奖选手的成长、成才、成功经历、编辑出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状元榜》、发掘宣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案例等形式,扩大对全国大赛及获奖选手的宣传,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职业教育优秀学生(毕业生)的优良素质与形象。

办好大赛同期活动(大赛同期活动将主要集中在天津主赛场举办),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了解、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4.技术本科教育:构建职教体系的有效衔接

2013227 来源:教育报

现代职教体系是当前我国职教理论界较为热门的议题,也反映了实践领域的真实诉求。而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相对年轻的技术本科教育,它对于现代职教体系意味着什么呢?

在我国学术界和现实使用中,我们都已习惯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但实际上,这个职业教育是一个大职教的概念,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职后培训;既包括狭义的职业教育,也包括技术教育。就狭义的说,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主要负责设备操作,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而技术教育则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这两种类型的人才目前主要由职业教育培养,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包括了技术教育的。虽然从国际经验和学理上看,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差异迥然,但由于约定俗成的称谓运用甚广,我们可暂且抛离文字之辩。但我们应该明白,当前所提的现代职教体系是涵盖技术教育的。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而当下的状况则是发展不甚协调: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到重视,而专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则未获发展空间。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种层次;而高等教育则是一种教育层次,而非教育类型,它既有专科层次,也有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符合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其层次也理应不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可以到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存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只是缺乏比较统一的称谓,有的称为本科高职,有的称为应用型本科,有的称为技术本科。但不管用何种称谓,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到本科甚至以上层次,这是毋庸置疑的,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需要有较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取向。我们认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模版是技术本科。首先,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看,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因而,高职教育主要实施的是技术教育。其次,目前的技术本科院校大多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故此,技术本科与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历史沿承,二者衔接也就会相对较为顺畅。

在发展路径上,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可参照技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也可由技术本科院校对口招收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向上求学的定点单位,使之就读于本科院校成为常态。因此,技术本科教育就会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范例,技术本科教育对现代职教体系也将起到引领作用。 

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当下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声音响,认可度高,但苦于缺乏一个比较热门的刺激点和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可重点探索技术本科教育的学制创新,既可与高职教育学制自然衔接,也可搭建一站式立交桥,连通职业院校。此突破口一开,将会打通现代职教体系的一条重要上升通道。技术本科教育也会成为现代职教体系的亮点,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偏见,给予职校生以升学空间和希望,成为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新的增长点。

 现代职教的基本框架,包括不同层次类别职业教育的基本结构、布局,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相互之间及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技术本科教育可作为职业教育的范例和自然延伸,与此同时,现代职教体系所倡导的普职沟通(立交桥)也可借由技术本科教育来实现。因为,技术本科院校不仅开展应用型高等教育和技术研究,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普通高等教育,甚至在某些领域可以发展学术型高等教育。因而,对于有志于且有学术研究和探究高深学问潜力的职教学生而言,可以通过技术本科教育这个跳板实现理想,因为职校生直接跨栏进入普通高等教育是存在较大难度的。他们可以从接受较低学历层次的职业教育升级为接受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再由技术本科教育升级为技术研究型高等教育或者学术型高等教育。这是职教生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转向,那么,至其相反方向,普通高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技术本科教育,倾向于发展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成为职业定向型教育。

 

5.我省将新建五所高职院校

20130228 来源:成都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周波)    记者昨日获悉,省政府已同意建立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5所高校。据悉,这5所学校中的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由省政府主办,其余4所学校分别由不同的企业主办。

5所学校以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十二五期间,各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5000人以内,专业设置需按有关规定报批。按计划,这5所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建成后,将可以招收2.5万名学生。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由四川文轩卓泰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将在现位于我市大邑县的四川联合经济专修学院的基础上建设;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由四川中赢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由巴中艾林实业有限公司主办;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由四川希望教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述四校都由省教育厅主管。

据了解,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由省政府主办,省卫生厅主管,学校办学经费、基建投资也由省卫生厅归口管理。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将在原四川省卫生学校的基础上举办,该校除了由现位于龙泉驿区的校址外,还在德阳征地约800亩,拟投资7亿元用5—8年时间建成1万人的办学规模。 

 

6.四川省技工院校扩生源退役士兵可报考

2013-3-12 来源:成都商报

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消息,四川省今年将拓展技工院校生源渠道,将招生对象由初、高中毕业生拓展到企业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同时,四川省今年还将把技工院校纳入中职学校招生范畴,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宣传、统一招生代码。

据了解,根据规划,今年四川省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将达到4万人,技工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为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四川省还会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中职学校财政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制定技师学院收费标准;组织申报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扩大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范围,指导国家中职教育示范校和其他具备条件的重点技工院校应用国家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开展教学,改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

同时,今年四川省还将组织开展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35万人,创业培训5.5万人。在成都、德阳、泸州、攀枝花、甘孜等5个职业培训示范城市开展技能振兴专项活动。

 

7.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

20130317 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报告主编、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介绍,2011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3093所,在校生2205.33万人。2012年,农村户籍学生占到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的82%,近七成来自西部。

 

8.高职生有望进大学获学位

2012-12-21 来源:四川新闻网

我们要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双向融通,让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大专文凭,还能建立渠道进入高校获得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昨日,《成都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通气会召开,这份《条例》将于明年11日起正式实施。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的最大突破在于树立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融通的理念。

《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本市鼓励和支持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向融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的想法是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搭建一座“H”形的立交桥,在专升本外,让普通高校划拨一些指标,固定地拨给高职的毕业生。因为普通的专升本考试,并不一定适合接受职业教育的考生。通过这个立交桥,能让职业教育的学生也能进入普通高等院校,进而获得学士甚至是硕士学位。

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通衔接尚处于探索阶段,不过《条例》用法律的形式将此明确下来,至少指明了探索方向。

《条例》还对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规定同样严格:学生每天定岗实习不得超过8小时,不得安排一年级的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企业也必须要发报酬买保险。

 

9.四川计划建千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2013-03-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成都38日讯(记者代朗)记者38日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今年四川省将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服务,全年拟帮助35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并建成1000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据悉,四川省教育厅将对实名登记的每一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至少进行1次电话访问或家庭访问,了解其就业需求,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提供相应就业创业服务。此外,今年四川省还将制定高校毕业生从企业、社会团体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工龄的具体实施办法,畅通高校毕业生在不同类型单位之间流动就业的渠道。

 

10.大学生初次创业从哪些行业起步

2013.3.11来源:教育报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就业形势比往年还要严竣。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创造财富的机会,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各类行业此消彼长,层出不穷。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创业,但是由于社会经历不足,见识不多,不知道应该从哪些行业入手。实践证明,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如果找对了入口,选对了初次创业的领域,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就会少走弯路。本文介绍几个容易入手的创业领域,希望能对初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所帮助。

 1.汽车美容行业

  市场潜力盘点

汽车行业是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中国已成为一个汽车大国,2012年汽车销量突破1900万辆,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汽车美容装饰观念日益普及,汽车美容业正显露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有专家认为,汽车美容行业将成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黄金行业之一。

汽车后市场经济的崛起让淘金者看到了巨大商机。其涵盖汽车维修、保养、装修、美容、清洗、防盗、安全等多个领域。据调查,目前我国60%以上的高档私家车主有汽车美容需求,70%的私家车主愿意安装防盗报警设备等。60%以上的私家车主经常给汽车做养护,30%以上的公务车定期进行养护。

汽车市场利润8成来自汽车后期的维护、保养,2012年汽车美容市场空间较大,未来仍将不断增大。我国汽车美容行业起步较晚,国内汽车美容企业不到1万家。目前汽车美容企业中,私营小规模形式占80%,低层次竞争激烈,从业人员初中、中专学历居多,技术参差不齐,而大型连锁类汽车美容企业,却仅占20%左右的份额。

创业支招

大学生要想在本领域创业,就要了解市场,精心挑选店面。店面可以采用超市模式,突出人性化,多渠道分流扩容,改变单一的传统代理渠道,追求个性环保,对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制,建立新的汽车服务模式,为车主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服务。

2.互联网行业

市场潜力盘点

互联网是一个汇集了人类各种需求和机会的平台,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门槛较低,网络覆盖可以从低龄群体一直到中高龄群体。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占到全球网民的17%,手机网民已达3.03亿,用户量是上年的2.36倍。全国有超过3000万人网上购物,而且商务类网络应用表现突出,网上支付、网上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网民的互联网应用表现出商务化程度高、娱乐化倾向继续保持、沟通和信息工具价值加大的特点。

全球经济衰退的时侯,互联网行业逆势增长。2012年,互联网收入2200亿元,同比增长32%;企业个数5.1万户,同比增长9.6%;全年实现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3%,高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收入12个百分点。

互联网创业将推动中国人口红利第二次高潮,新浪网超过70%的网友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互联网创业者生存与发展报告》指出,网络创业80后毕业生为主力,90后毕业生开始显露头角。

创业支招

网络创业分为技术创业、项目创业和营销创业。大学生创业不可能有过多的技术投资,创业初期注重精细化,要有精确的市场定位、精细的结构、最集中的力量和主打产品。除传统电子商务业务外,可考虑虚拟产品,没有压货风险,充值软件可以充值全国话费,游戏点卡和qq业务,创意站、互联网技能培训等也是网络创业的热点。

3.室内装饰设计行业

市场潜力盘点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经济演变成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多元经济增长模式,建筑装饰行业伴随着房地产崛起快速成长。

2012年,房地产住宅施工面积428964万平方米,增长10.6%。建筑装饰业是建筑业的支柱性产业,占约10%份额。2011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完成工程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实现了12%左右的增长速度,装饰类企业15万家左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建材下乡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装饰产业的推动,将迎来新一轮更高的增长。

室内设计被媒体誉为金色灰领职业之一。在这个行业,我国人才的培养起步晚,人才出现较大缺口,我国现有室内设计专业人员20多万,人才缺口达70万,而且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足5%,广阔的需求空间和现实状况之间形成鲜明对照。

创业支招

室内装饰设计行业前景广阔,机制灵活,起点较低,适合创业。创业者须注意:第一,可采取SOHO方式办公,节约开支,与行业相关的施工服务人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二,可选择自主经销或者代理几个具有市场竞争的装饰材料类别,用设计理念带动产品销售。第三,及时了解最新行业信息,掌握新理念、新技术。第四,关注创意装饰设计领域。

4.环保科技行业

市场潜力盘点

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振兴的目光转向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居于首位。

这事实上释放了一个信号,过去用传统产业刺激经济增长,现在用新兴产业;过去保的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黑色增长,现在希望转向绿色增长。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当下稳增长的上策。

预计十二五期间将达4.5万亿元投资需求的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将达到GDP7%8%,到2020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10年行业复合增长率将至少达到20%。广阔的前景,成为众多大学生创业的首选,2012年第二批长沙市创业富民专项资金资助421个项目中,环保科技类超过60个。

  创业支招

环保行业涉及面广,大学生创业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从接地气的行业着手,包括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家电清洗、节能改良、资源循环利用等,创业方式以加盟连锁、代理产品、利用专利技术等方式开展。

5.大众化餐饮行业

市场潜力盘点

餐饮是百业之首,是传统服务性行业,目前全国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11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达到20635亿元,同比增长16.9%,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因经济环境不景气,20121月至5月,我国餐饮企业营业额增速13.2%,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受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餐饮业已进入微利时代。随着经济回升,人均收入持续增加,需求会日趋旺盛。餐饮行业借机突破粗放式经营老路,推进管理升级,向管理要效益。假日消费成为市场的新亮点,大众化经营持续红火,向家庭服务延伸。小吃、快餐和成品、半成品市场不断扩大,家庭私人消费占市场的比重继续增大,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创业支招

大众化餐饮创业,一是选择早餐店、休闲饮品店和中式特色小吃店,本低利丰、回收快,平均投资成本在2—10万元,净利可观;二是以加盟知名品牌的方式创业;三是要注意质量控制、食品卫生、消费意见等;四是餐饮方式选择打情感生活牌,包括情侣餐饮、家庭包厢等。

 

11.政府工作报告职教提法10年演变

20133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4

二、2004年主要任务

优化教育结构,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005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质量。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2005年工作总体部署

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6

一、去年工作回顾

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二、今年主要任务

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2007

 二、2007年工作总体部署

 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我们将采取两项重大措施:一是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

2008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07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2000万人和86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达到1144万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加强。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财政此项支出从200620.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98亿元,高校资助面超过20%,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面超过90%,资助标准大幅度提高。

二、2008年主要任务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

2009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

三、2009年主要任务

二是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

2010

二、2010年主要任务

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011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三、2011年的工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012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三、2012年主要任务

 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3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三、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2.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优惠政策

2013.3.11来源:教育报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

1)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应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并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

2)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50%的财政贴息。

3)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此外,2012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决定对小型微型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费和社会保险补贴。

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各类企业(单位)招用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根据《就业促进法》有关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规定。

企业(单位)按季将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人员的缴费情况单独列出,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申请材料应附: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劳动合同等就业证明材料复印件、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费明细账(单)、企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企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企业新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的,根据培训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况,按照当地确定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一定比例,对企业给予定额职业培训补贴。

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前,需将培训计划大纲、培训人员花名册及《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等材料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培训后根据劳动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况,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申请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按规定将补贴资金直接拨入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企业申请职业培训补贴应附:培训人员花名册、培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等凭证材料。

 

13.求职者心态变化:70后挣钱 80后求变 90后随缘

2013021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伊始,各大行业又迎来了人才招聘的旺季,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应届生找工作最关心的不再是工资。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应届生并不像以前的大学毕业生,工资并非第一关注点,工作状态、工作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是这些求职者更关心的要素。那么70后、80后、90后在求职心态和择业情况上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带您一探究竟。

70后重视工资待遇 80后求变想法更强

在求职中你最看重的要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70后多数会回答薪水,由此可见他们比较重视工资待遇,不太考虑快乐轻松。70后前半期的毕业生,很多是由国家分配,带有计划经济痕迹,将政府机关、国有单位作为绝对的正宗70后毕业生比较重视工资待遇,对工作是否快乐轻松考虑得不太多。在工作之后,70后往往想方设法稳定,实在不满意工作了,才会选择跳槽。

80后的学生自己找工作的观念已经形成,进校后就有了择业方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很多学生甚至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很少来上课,离开学校实习。除了明确择业方向,80后在择业时开始重视工作是否愉悦。虽然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仍是80后择业的主要选择方向,但民营企业也纳入了选择范围。此外,80后对求变的想法更强,在工作的过程中随时可能跳槽、读研、出国深造。

90后求职鲜明特点 

关键词1:个人兴趣 

业界专家分析,随着90后求职者持续涌入,好工作的标准已从追求物质成功,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快乐、能否相互尊重等多元化格局。在90后的目光里,更多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兴奋,和尽力做就好的健康心态。他们认为,不能盲目的把就业放在第一位。就业后,在兴趣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更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找工作还是要看兴趣,开心最好。 

70后、80前辈找工作求稳、求高薪不同,90后认为,找工作唯一不能妥协的就是兴趣,而薪水、工作地点都好商量90后之所以在择业观上敢于喊出不同声音,坚持只找自己喜欢的,其重要原因来自家庭和生活环境。他们的父母多是60后,正值事业高峰,有能力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提供坚强后盾。与70后、80后相比,90后进入职场后注重自我意识,喜欢环境好、轻松、自己中意的工作。 

关键词2:自由程度 

自由也是90后求职者普遍强调的关键词。他们把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认为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人生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有别于70后、80后。他们更重视工作的环境自由度、轻松度、快乐感,择业的灵活性也变得更强。据相关人士介绍,90后应聘者更加重视工作时间的自由,喜欢朝九晚五的稳定,不喜欢加班。对他们来讲,工作是享受人生和生活,不应疲于奔命。 

90后成长在一个物质资源丰富的环境里,虽然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他们在选择工作时更在意软性因素,对一份工作要求维系更多的情感需求,比如最好要有比较长的固定休假。如果一份工作工资高但经常要加班,而另外一份薪水低些却有固定假期,他们宁愿选择后者。要钱更要闲,正在成为新一代职场人的就业观。不少90后认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该休息时就要休息。

关键词3:职业发展 

专家指出,新生代劳动力对生活的追求与上一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最近几年很多关于员工敬业度的调查发现,员工最关心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职业发展,第二才是薪酬,第三是绩效管理。当员工把职业发展放在首位,薪酬放在次要位置时,原来企业管理采取的那种低工资和强制约束的管理方式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目前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都与此有关。 

相关数据表明,新生代求职者的求职观念已经发生改变。90后求职者选择最佳雇主标准前5项分别是: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和他们的前辈70后、80后相比,90后已经不再看重高薪酬,为追求实现内在价值,他们可以随时换工作。同时,对待职业发展,他们强调我的地盘我做主。 

有更强的自信心 缺少更多的耐心 

在职场上,90后表现出了更强的自信心。职场人士不难发现,90后新员工非常愿意表现,看上去是一个不会拘谨的群体,同时也更期待自己的工作受到认可——他们会有什么都想去尝试的想法,也会认为如果值得,他们什么都可以做好。但同时他们也比较容易有挫败感,不太愿意听人说教。业内人士分析,有这些表现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评价一般总是高于外界实际对他们的看法。 

同时,这个群体也收到了不少关于他们不靠谱的评价,区别于前辈,90后表现出来的是缺少更多的耐心。但同时他们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业内人士认为,90后缺乏耐心的原因,可以归于他们的成长环境本身就处在巨大的变化中。而他们之所以被认为更加现实,也是因为他们这代人遇到同样生活问题的年龄提前了,太多的信息和太多的选择其实也会构成一种很大的压力。

 

14.大学考试出神题创新还是媚俗?

新闻回放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位青年教师在微博上对最近大学期末考试流行的各种神题表示完全看不懂任课教师叫什么名字这种神题,是不是有点太把考试当儿戏了?大学课程考试应该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教学行为,怎么沦落到连写出教师的名字也能作为试题呢?

奇葩神题要考什么?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张建勤要求学生写出任课教师的名字,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张健勤、张建勋、张勤建,有的干脆写上了张老师,让张老师直言伤不起

华中某大学中文系用英文出题,要求学生英文作答。武汉某大学中文系要求以校长的身份用文言文写治校方略。山东大学某学院期末考试最后一道题居然是: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某部队院校国防科技工业概论要求从股市行情分析军工行业发展状况请谈谈老师为何要出此题。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要求:请写出老师第一堂课的核心内容、请任意写出中间一堂课的核心内容、请写出最后一堂课的核心内容。此题一出,立刻秒杀众多翘课学生。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怀明说,自己让学生在考卷上写出上课最积极和翘课最多的同学,目的绝不是让学生们相互检举,这是人力资源专业题,是考核“360度绩效管理中的同事相互评价 

湖南师范大学的沈老师坦承,出题考教师讲过什么内容,确实是因为逃课学生较多,以这种方式来给学生们一种软性的提醒,因为这道题的三小问总共不过10分,就算拿不到,也不会让很多人挂科,却是对认真上课的同学的一种鼓励。

南京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的选择题有一个对错选项:甲骑着草泥马抢夺乙的提包。因为草泥马可以咬死人,故属于凶器。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草泥马是一种网络上盛传的温和又喜感的动物。如果老是想着草泥马,这道题肯定要答错。出题者黄旭巍老师揭晓答案:这道题其实是在考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有的神题是哗众取宠

这些神题在网上引起欢呼,但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却是毁誉参半。网络上有不少考生对请谈谈老师为何要出此题吐槽:直接被震住了,笔杆子快咬破了,不知道怎么答。”“谁能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老师的心思猜也猜不透!”“神啊,让我变成蛔虫吧!

对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考任课教师叫什么,很多人都不服气。因为大学里一个学期下来师生根本没有交流早已是常态,那么严肃的考试,那么宝贵的分数难道应该给非教学内容留下一席之地吗?有网友深感困惑。更有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这些神题可以看出,大学逃课之风越来越严重,人生就这么几年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积累知识,学生们应该珍惜,而大学也应采取措施改进学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廖涵教授仔细阅读了上述试题后说:有些题目出得很精彩,完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比如中文系古代文学考文言文写作,借用青年学生喜欢的穿越手法,这就是很精彩的考题。像股市行情与军工产业两道题,如果考的是部队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就出得很有创意,能够引导学生平常就关注本行业与现实社会发展,拓宽视野。考查学生是否知道教师的命题意图,也能判断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不过,廖涵教授也认为,将考勤纳入到期末考题中的做法不可取,如果任课教师平时不掌握学生出勤及学习状况,试图通过期末考试来终审,实际上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行为。而与教学内容完全无关的网络热词进入考题,是生硬的哗众取宠,有违公序良俗。

大学考试应该怎么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陈小君教授认为,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锐意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用比较有创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考试,来吸引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一味迎合社会的哗众取宠。她上学期给本科生上的物权法就进行了教学改革,将全部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互动式教学,带着学生到法院去旁听,进行现场教学。学生课堂表现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掌握了学生的出勤、学习和生活状况。她还取消了期末考试,采取抽题口试的方式,用一整天对48名学生进行口试,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判断能力,还当场进行简单点评,给出分数。课程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类似的教学、考试改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瑞堂的考场没有试卷,100多名大一学生面对4位由三年级硕士生担任的考官,每位考官手上各拿10个相关大题和评分标准。每个考生随机抽取,现场口述作答。

考试题目根据课程重要内容设计,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果没有真实的学习过程,缺乏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好成绩。张瑞堂介绍。他表示,人文社会科学不宜采取期末投机就能过关的无效考试法,新考试形式要改变的就是长期以来在学生中积累的不良学风和考风

 

15.代表委员热议第三次工业革命——创新驱动引领未来(两会特稿)

2013314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新技术,铺展未来发展图景

【画面】三月,北京某3D打印照相馆,市民争相体验尝。其实,可以打印的何止是人像;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代表由此忧虑: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本届两会上,科技发展与新能源一再成为热议的话题,其背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否真正来临?中国将会遇到哪些机遇与挑战?创新驱动战略如何发力?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了更广的产业影响。

2012年,美国《时代》周刊将3D打印技术列入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同年,工信部宣布推动3D打印产业化,并制定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战略。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否真的来了?能否真正跻身人类文明史册?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代表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在这场革命中,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生产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工、机器的方式。而3D打印技术,被人称为疯狂制造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平版印刷术和蒸汽机为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信技术与内燃机结合为标志。历史一次次证明,产业变革往往由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体系相结合而引发。这一次,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的组合,似乎再次印证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的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代表认为,当下的一系列技术变革能促进人类进步,大幅度满足了人们新的需求;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足够产业链,能满足就业的需求。因此,称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为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代表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目前仍然不是很明确,亟须深入分析。但他认为,我国目前正在推动的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反映了我国对于未来工业、科技发展方向的理解和判断。

不论人们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提法认同与否,当下一系列技术变革的影响力,在社会发展层面已毋庸置疑。

新挑战,考验自主创新能力

【画面】今年,苹果公司将投入1亿美元,把部分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去年,通用电气(GE)已返美开设全新的热水器装配生产线,随后,该商品居然降价超过20%

今年人代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王顺代表出示了一组数据,去年一项对106名总部设在美国、年销售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制造业公司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37%计划或有想法将生产从中国转回美国。

 被誉为当代世界工厂的中国,却遭遇逃离中国的尴尬。

世界工厂不是什么美誉,如果核心技术都不在我们手里,只能沦为跨国公司的打工仔。协鑫控股公司董事长朱共山委员说。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大起大落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单纯靠规模扩张推动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朱共山认为。

传统制造业之所以会遭受冲击、出现疲软,甚至遭遇回迁的局面,正是因为缺乏原始科技创新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家广代表说,我国产业很多都是以中下游技术为支撑的,缺乏上游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例如高档的数控机床,我国能做中下游技术的机床床身,上游技术的控制系统目前还做不了。在这个时候,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恰逢其时。

当前,全球制造业产业分工布局已开始出现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倾斜和深度调整。

沈阳北方重工集团董事长耿洪臣代表补充道,当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会缩小,要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得靠技术优势。

金东寒随即谈到了应对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我国钢铁、造船等产能目前均过剩,亟待解决的是能源和环保问题。看清这一点,就得加大创新力度。但目前,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更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

挑战背后,往往是更大的机遇。对中国而言,科技创新是一个宝贵机遇,而且机遇大于挑战。

新动力,不能只靠科技一条腿

【画面】提到电脑、网络、信息化,大家总会想到比尔盖茨。这位科技牛人的喜好是上网学习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他有句话:科技永远捉摸不透。

中投集团总经理高西庆代表说,这就是他为什么不愿意现在就给第三次工业革命下定论的原因。但他有一点能确定,即便应对工业革命,也绝不能只用科技一条腿。   

正如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只是生产水平的提高,更是整个社会的演进,迎接和催生工业革命同样要跳出技术驱动的单一思路,在制度建设、企业内部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总裁程京代表心目中工业革命有两条腿:技术和政策,他认为政策是右腿,也具有决定效应。创新驱动,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更应当体现在社会管理架构的变革。

提及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亟须创新,其实在国内,张瑞敏已经开始试水。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海尔创造了人单合一双赢的管理模式,让员工直接为用户创造需求。

叫不叫第三次工业革命不重要,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最关键是人才。孙家广的看法,说出了很多代表的心声。

山东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代表透露,当前我国高端服务器系统主要依赖进口,超过90%是外国品牌。他建议组建国产高端服务器系统产业联盟,将发展国产高端服务器的责任明确到有关部门,借鉴TD—SCDMA和北斗系统的模式。

曾经,纺织机让小作坊变成了大工厂,如今,技术变革让大工厂有望再变成个性化的小作坊。发展的路似乎就如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在这螺旋上升之中,新一代的小作坊必将开创大时代。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委员说,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变革,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我们的生活。

 

16.两会看职教专题

201336  来源:高职高专教育网

1)人大代表宗庆后:关于改革教育结构、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议

2)全国人大代表、乳源东阳光事业公司总经理张红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政协提案:提案一:职业教育公用经费补助不能简单发人头费

提案二: 《关于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老龄化社会职能的建议》

提案三: 《关于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职教扶贫的建议》

 

关于改革教育结构、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议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宗庆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近年来中国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着盲目扩张、热衷升级的现象,职业技术教育空间被挤压,并由此带来学费飞涨、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平等,人才培养层级不均衡等后果。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慎重审视高校盲目扩张升级的行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发挥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养人才。

 一、改革我国教育结构的必要性

 1、高校盲目扩张升级,质量良莠不齐

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各级院校掀起了一股升级热,通过升级、合并等手段,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专业大学升综合大学、大规模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但是在升级的同时,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并没有随之升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养不出合格的大学生。一些本来专业性突出的大学,升级成综合大学后,专业设置重复,社会需求脱节,丧失了原来的优势。同时,为弥补升级扩张建设带来的资金短缺,不少学校通过涨学杂费来弥补资金的短缺,造成大学学杂费高涨,严重影响教育公平。

2、职业技术教育空间被严重挤压,人才培养失衡

长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我国教育机构的盲目升级,原本存在的大量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升级成大专乃至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空间被严重挤压,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数量从1041所扩张到2358所,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则从15600所下降到13900所,职业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的比重大幅降低,缺乏高技能熟练工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3、教师考核方式失衡及严进宽出的教育方式导致大学教学质量下降

在如今的高校里,教师们并不是凭教学质量来晋升,而是靠发表论文来晋升,教授们不是靠教书来赚钱,而是靠搞项目来赚钱,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围着考核指标转,以创收为第一目的,都在忙于做论文、争课题、跑项目,忽视了基础教学工作,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状况,许多学生进了大学后开始混日子,导致大学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胜任社会需要,进而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

二、改革高校教育制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

1、遏制学校盲目扩张升级,严格重估学校级别

应该认真审视并有效遏制高校盲目扩张升级的行为,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对各高校进行重新评估,根据其实际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进行判定,是中专就要回归到中专,是大专的就回到大专,是什么级别的学校就回归到什么级别,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养结构。

2、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提高到与大学教育同等的地位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和重视程度,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培养专业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时间,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教学与实践。对于社会急缺的专业实施国家补贴和企业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

同时把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待遇提升到与大学毕业生同样的水平,在薪资水平、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大学毕业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改变考不上大学才读职业教育的旧观念,这样才会有人愿意去读技工学校,为广大农村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3、改革大学教师与学生考评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的大学生

对大学教师考评机制进行改革,设置教学和科研(项目)双通道考评标准,对从事教学和从事科研的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考评晋升标准,让从事教学的老师同样有可观的收入和晋升的前途,鼓励他们将精力和时间用于教学工作,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执行更严格的日常课程和毕业考核,并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的考核,恢复实习环节在考核中的比重。重新审视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真正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置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

4、加大教育投入,降低大学学费,实现教育公平

建议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投入,要有足够的投入来降低学费,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国家财力没有现在雄厚,读大学不仅免费还会补贴生活费,现在国家财力增加,应该完全可以承担对教育的投入,对于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应该减免学费或无息贷款,并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等救助机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动员企业对所需的人才予以定向培养,学费由企业赞助,签订合同,毕业后必须到企业工作,来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乳源东阳光事业公司总经理张红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我在国企、私企、外企、合资企业里都干过,在全国也走过很多地方,我发现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

大学扩招后,培养了很多眼高手低的大学生,招进企业里并不好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下了这么大力气,但是有些地方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职业培训,这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常有一种说法,都是组装一台发动机,美国技工组装的,2000小时才大修,而中国技工组装的,不到500小时就要大修。

那么今天的教育导向问题能否引起教育结构的调整呢?我希望我们的职业教育能真正培养出技术工人,而且是有竞争力的技术工人。

 

政协提案:职业教育公用经费补助不能简单发人头费

【职业教育公用经费补助不能简单发人头费】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钱学明认为,政府补助按学生人数计算拨款,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办成本低的、容易办的专业。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专业,往往成本高、不容易办,学校不愿意办。因此,政府对职业教育公用经费的补助不能简单按人头发放,应根据培养成本,按学校类型、专业不同,分档次给予补助,引导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提案二: 《关于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老龄化社会职能的建议》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13.7%;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28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9.1%,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2013年,老年人口数字将突破2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就是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是老龄社会。按照我国现有的实际生育水平推算,老龄人口(65岁以上)占比从7%上升到14%所用的时间不会超过24年,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负担日益加重,尤其是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备、健全的老龄化社会保障机制的背景下,未富先老未富急老对我国的挑战更为严峻: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医疗、护理及老龄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大;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严峻挑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老龄化社会的竞争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老龄化社会的生活质量,职业学校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方面大有可为。建议:一是积极推动职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二是畅通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职业院校的渠道;三是加强职业院校老年护理教育。

提案三: 《关于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职教扶贫的建议》

我国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繁重。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让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国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从根本上增强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是我国扶贫工作的战略重点,其对策、途径很多,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失为上上之策。建议:一是把职教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培养一名技工,致富一个家庭,已被大量事实所证明。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对于振兴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二是大力加强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尽快解决校舍、设施设备及实训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要重点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职教师资严重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大贫困学生扶持力度,增加贫困地区中职学生免费政策的补助标准。四是积极扶持重点学校和专业建设。

 

17.牢记职业教育为什么出发

201322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职业教育饱受社会偏见、职教育人质量久被诟病、职教吸引力长期低迷不振的当前,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今天刊发的几篇报道,着实令人振奋。娓娓道来的平凡故事之中、看似普通的做法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学校管理者们对职教办学思路和育人理念的参悟。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我国庞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助推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中高等职业教育早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长期遭受歧视,经常遇到重重困难,以致许多职教办学者的信心受到打击、信念面临挑战,普遍出现怨天尤人、畏难不前,甚至得过且过的现象,这无疑会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带来隐患和阻力。

    职业教育需要正能量。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办学实践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以务实的举措和创新的探索诠释了职教应该怎么办和办了职教为什么。

于服务社会中彰显价值。在我国现阶段的人才选拔机制中,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中的失利者,没能考取重点高中或大学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步入职业院校之后,自卑与他们如影随形,自弃是很多人的常态选择。这些心理障碍的客观存在,不仅增加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而且还造成他们因心理自锁而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开他们的心结、开启他们的心扉、提振他们的信心,是职业教育面临的最艰巨任务。陕铁院学生通过坚守国家铁路大动脉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和人生价值,通过星夜检测钢轨、服务春运感受甘做幕后英雄的伟大,在反哺社会中培养自豪和自信。青岛华夏职教中心学生在为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送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角色自信。而常州纺织服装职院学生更是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因为帮商场免费做面料知识讲解服装柜台的营业员都认识我了顾客还以为我是营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职业教育做到这个份上,有谁还能说它不成功呢?

于回馈家人中提振信心。职业教育长期不被看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学生家长。现实中,正是因为家长们嫌弃职业教育没出息,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宁愿复读重考,甚至辍学打工也不肯屈就职校。所以,要想破解职业教育生源紧缺的难题,根治职教缺乏吸引力的杂症,除了强化内涵发展,通过提升育人质量来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之外,设法消除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成见,堪称行之有效的治本之举。常州纺织服装职院正是摸准了家长的思想脉搏,才结合专业特点和年级特征给学生布置独具特色的寒假作业,让学生自己选面料、自己量尺寸,并亲自为父母做成新衣服。可以想象,当父母穿上孩子为自己定做的合身新衣,其内心的感受肯定比享受一次孩子洗脚要强烈得多、美妙得多。通过检阅孩子的作业,他们对孩子所学的专业加深了了解,更对职业教育改变了看法。当他们在春节走亲访友时美滋滋地夸奖孩子的杰作时,他们不但认可了职教、宣传了职教,更是在提振孩子的信心。

于弘扬感恩中坚守本真。曾几何时,动手技能成了职业教育的代名词,似乎职业教育的职责就是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功利化的观念不仅有违教育的本意,也完全忘记了职业教育为什么出发。中国教育报曾以高职教育应走出制器时代为题对此进行了非常透彻的阐述,强化了职业教育应当育人而不是制器的宗旨。淄博职业学院动员学生放弃难得的寒假,急企业之所急去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青岛华夏职教中心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提供服务,拜访老师感念师恩,培养的是立足社会、走向成功的能力和素养;常州纺织服装职院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应用,是将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从而坚守素质教育的本真。

  教育是一门艺术,同时更需要良心和责任。面对差强人意的生源质量,职业教育更需要琢玉般的细致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将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实用人才,将信心不足的失意者培养成朝气蓬勃的职业人,这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属。

 

18.德国职业教育:显著的应用性特色和职业导向

2013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德国经济保持稳定而强劲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中位置不断提升。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这一经济奇迹背后公开的秘密,而应用科技大学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60年代末,德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规模迅速扩张的阶段,而经济的发展也使社会对于高级工程师、公职人员、教师等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下,德国自1970年开始建立一种定位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高等专业学校,1998年之后开始使用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英文名称,以区别于原有的普通大学。德国现有应用科技大学247所,设有本科和硕士学位,部分学校还可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注册在校生70.3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实践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也是其核心优势。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集中在农林/食品营养、工程学、经济/经济法、社会服务、行政管理与司法服务、计算机技术、卫生护理、设计、通讯传媒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和职业导向,与应用科技大学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并且与普通大学注重基础性和学术性的专业设置形成良好的互补。这样的设置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德国人而言,应用科技大学和普通大学只有学校定位和专业设置的不同,并不存在地位高下或生源质量的显著差别。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强调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应用科技大学开设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和案例课程,即使是理论性课程的学习也注重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师资选择上,除了常任的全职教授,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或其他社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聘教师,在很多学校,兼职特聘教师的数量甚至远远多于全职教授的数量。即使是教授也必须拥有不少于5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包括3年以上在学术单位之外的工作经验。再其次,应用科技大学在培养方案中安排有一至两个学期的实习学期,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环节。在实习学期,学生需要进入企业或其他工作单位参与实际工作。最后,应用科技大学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是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都是在实习学期中确定的,而毕业设计的评价同样是以其应用性价值为标准的。

入学方式灵活,与各级各类教育良好衔接

在德国,中学毕业生满足以下三项入学要求的任意一项,即有资格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就读。一是普通高中毕业,取得适用于所有类型高校的普通高校入学资格;二是职业高中毕业,取得适用于大学或应用科技大学某个特定专业的高校专业入学资格;三是职业高中毕业,或者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毕业并补修完相关课程,取得应用科技大学入学资格。也就是说,在制度设计上,应用科技大学的入学通道几乎能够与所有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进行衔接。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一方面大大扩充了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来源,保证了中等教育不同轨道中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关键资质进行设定,保证了应用科技大学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达到统一的水平。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德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课程设置的标准化和一体化,保证了这样的入学制度安排能够顺利实施。

服务地区经济,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德国的247所应用科技大学规模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只开设四五个专业,学生仅有几千人,也有的学校开设数十个专业,学生上万人。无论规模大小,所有的学校都注重特色化办学,与地区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结构或社会需求密切结合,注重校企合作,走特色发展道路。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集中地区——奔驰公司总部所在的斯图加特地区和大众集团所在的沃尔斯堡,当地的应用科技大学都以工程制造、电子、汽车为特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十分明确。再如,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就充分利用港口城市的特色和邻近空中客车生产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科技、船舶制造、航海技术等特色专业。这些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学生就业优势都十分突出。这样一种办学特色,一方面使应用科技大学与地方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人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突出并强化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普通大学,说明其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德国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近年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在培养实践性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的传统功能之外,很多学校在提供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跨机构跨部门合作办学和合作科研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高校开设《爱情与婚姻》课受热捧

20130317 来源:楚天都市报

80个名额的课程,却引来近千名学生争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今年首次开设的《爱情与婚姻》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前日,由该校心理咨询老师邹凤梅主讲的第一堂《爱情与婚姻》课,除了吸引抢到名额的学生来听外,许多未选上课的学生,其中包含数对情侣也纷纷结伴来听课。

现场:情侣结伴来听讲

这门选修课的火爆程度让我有点始料未及。邹凤梅说,这学期决定开设这门选修课后,学生通过网上选课。没想到80个名额,居然有上千学生来选。这也使得这门刚刚开设的选修课,成为该校热门选修课。

记者看到,该课程一共有9讲,从喜欢与相互吸引、爱情、性、婚姻中的投入与回报、婚姻中的冲突与暴力等,讲到了分手与离婚。

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第一讲导论课上,授课老师邹凤梅就给大家抛出了一个难题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我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只要我们相爱,在一起不是什么难事。”“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爱情是美好的,婚姻是现实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

邹凤梅告诉大家,现在大学生有很多对于爱情与婚姻定义不明确,许多人只考虑在大学过得如何,却很少想到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学毕业后那么多情侣走向了分手,这门课是让大学生在恋爱时就考虑清楚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考虑到大家的隐私,邹凤梅并没有统计当天上课的学生中,有多少对情侣。但上课的同学却透露,当天至少有四对情侣,是结伴去听课的。

初衷:避免学生盲目练爱

恋爱与婚姻生活是需要学习与经营的。谈起开课初衷,邹凤梅说。邹凤梅此前一直是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在接触到的心理咨询案例中,邹凤梅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人群中,存在盲目练爱的现象。他们为了恋爱而恋爱,没有考虑到婚姻家庭责任。看到那些在爱情路上盲目无措、反复受伤的青年男女,邹凤梅决定申请开设爱情辅导课,帮助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迈入爱情关系。

课后,该校电信学院大二学生丁丽华认为,一段爱情经历,会涉及到一个人的未来,学习这门课,能对爱情和将来婚姻生活有引导的作用。 

 

20.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教党[2013]2

2013-02-22  来源: 中共教育部党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经研究决定,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内容

 1.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广大学生中组织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围绕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广泛发动广大学生讲述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2.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宣讲。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各地中小学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各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好《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意见》,结合我的中国梦主题开展好时事教育。教育部组织举办全国中小学时事教育教学比赛,组织评审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育人精彩瞬间,推动建设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资源库。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3. 大力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新中国成立64周年,举办同铸复兴路 共圆中国梦校园文艺展演,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中国梦主题文艺作品,着力讴歌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中华民族,集中展现广大学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组织开展放飞梦想励志青春青春励志电影展播、青春励志书籍推荐、青春励志歌曲传唱等活动。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向全国青少年学生推荐100部爱国主义影视片,100本优秀励志图书。教育部继续组织2013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培育凝练并发布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第10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着力推动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学生、凝聚学生、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各地各高校要及时总结宣传走基层看变化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及工作经验,精心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启动梦想中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学生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梦、时代梦,采撷征集有代表性的百姓梦想。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宣传新时期学雷锋典型事迹。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开展新时代、新雷锋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广大中小学生了解雷锋事迹、感受雷锋精神、积极开展学雷锋实践。要组织中小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安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

5.组织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各地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认真组织、精心筹划,继续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最美中国主题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通过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对充满激情、充满艰辛、充满希望的中国梦进行形式多样的演绎,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展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的文化追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

 6.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各地和各中小学要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全国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优越性,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7.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抓好用好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继续开展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举办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活动,表彰和宣传一批热爱祖国、践行梦想、事迹突出的高校学生先进典型。

三、工作要求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教育部的重点工作。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2. 广泛宣传,深化影响。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根据不同时段的活动内容设计相应的宣传方案,做到日常宣传不断线,重点宣传掀高潮,为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 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处理好主题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既要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受教育面,又不影响师生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秩序。要重点做好主题教育活动的各项预案,落实措施和责任,积极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确保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

 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请及时报教育部。                                                                                    

   

 

主编:李琳

执行编辑:夏江、吴宏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0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关闭窗口
   
  入馆指南 更多>>
· 2013年第1期(总...
· 2013年第2期(总...
· 2013年第3期(总...
· 2013年第4期(总...
· 2014年第2期(总...
  常见问题 更多>>
· 2013年第1期(总...
· 2013年第2期(总...
· 2013年第3期(总...
· 2013年第4期(总...
· 2014年第2期(总...
· 2014年第3期(总...
  网站导航
党办院办 | 教务处 | 学工部
后勤处 | 人事处 | 招生就业处
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 四川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 清华大学图书馆
 
 
 首页 | 部门概况 | 新闻动态 | 图书馆服务 | 信息化服务 | 电子资源 | 信息检索 | 参考咨询 | 学院首页 

版权所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6284号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东四段199号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电话:0832-25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