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咨询 >> 职教改革动态 >> 正文

2017年第1期(总第42期)

2017年03月31日 15:24  点击:[]

2017年第1(总第42)

发布时间:2017/3/30

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开幕 聚焦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2、教育部新批169个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

3、融入“互联网+” 职业教育才有未来

4、四川高职单招院校增至53所 技能拔尖人才可免试入学

5、“中国制造”需要改革课程体系

6、人社部: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业可保留3年人事关系

7、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8、以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

9、 大学“代课族”愈演愈烈谁之过

10、增强吸引力,打响“课堂保卫战”

11、思政“活”起来学生才能“动”起来

12、让更多优秀的人来当老师

13、提炼“真问题” 练就“真功夫”做思政“好老师”

14、建立发展绩效考核制度评先创优不再凭“印象”

15、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

16、工匠培养的关键在精神成长

17、怎样给一个专业打分

18、中高职衔接,课程要先行

19、书和育人要“拧成一股绳”

20、姜耀东:大学生创新创业重心在教育

 

 

 

 

 

 

 

 

 

 

 

 

 

 

 

 

 

 

 

 

 

 

 

 

 

 

 

本期目录

 

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开幕 聚焦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2017/03/20 来源:中新网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19日在北京开幕。中外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相聚一堂,以“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为主题进行研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高丽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相互促进。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的增长之路,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高丽呼吁,要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使全球化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要共同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要适应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本届论坛中方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开幕式上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方面要把国内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搞好;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参与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新秩序,为世界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他指出,本届论坛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环境治理、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资本流动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进行探讨。这些既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与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热点。

  本届论坛外方主席、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指出,中国现在不仅是世界的增长引擎,而且也是全球领导者、贸易开放的火炬手以及巴黎气候协定背后的驱动因素。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的倡议构建新的区域增长平台,推动公平的全球化,共同造福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经济体。

  欧智华表示,中国树立了很高的标杆,不仅是快速的经济增长,还有其改革的步伐、经济社会转型的速度。世界期望中国不仅可以维持强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可以继续快速实现中国自己设定的宏伟目标。

  自2000年创立以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已经举行了18届。本届论坛外方正式代表有120余人,中方正式代表有129人,外方参会观察员将超过370人。

  在中国方面,外交部部长王毅等官员将出席会议并参加相关环节的讨论。外方代表里,来自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或CEO42位。包括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IBM公司董事长罗睿兰等多位高科技产业领军人物也出席了论坛。

 

 

2、教育部新批169个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

2017/3/30 来源:人民网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7年申请设置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审批结果显示,截至20161031日,教育部共收到2017年申请设置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323个。经过专家评议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安部、司法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2017年新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169个,自2017年起可以招生。不同意2017年新设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点154个。

  据了解,此次审批的高职专业点包含临床医学类、公安类、司法类和教育类。

  此外,2017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高职专业726个,专业点55312个。(记者 申宁)

 

3、融入“互联网+” 职业教育才有未来

2017/2/22 来源:人民日报

传统行业正以裂变的速度接受着新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与经济发展休戚与共的职业教育如何参与变革,充满着挑战与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产业的转型升级时代,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价值链环节面临重构,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会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再造,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未来生产制造车间的主流技术。未来已来,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面对不断被颠覆的传统行业和层出不穷的新兴行业,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变化同步,履行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使命?

  职业教育要有危机意识。早前有媒体报道,一家位于江苏昆山的代工企业已经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0000个工人,粗略统计显示,在昆山大约有600家企业希望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广东更是成为“机器换人”的大省。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采用更加高效的机器人生产替代人工已成大势所趋,这势必会给职业教育就业带来压力。专家预测,传统制造企业升级智能制造预计需要510年时间。职业教育需要思考如何应对未知变化,并有所作为。这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突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创新理念,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升级,甚至超前设计。

  面对日益萎缩的生源,职业教育还需要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路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过去面向培养全日制学生到面向学生和成人兼而有之。因此,职业教育要借助互联网工具,研究学生和成人,以及新型行业企业和岗位的新需求;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意识”,关注“用户体验”,以服务学生发展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出发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组织都要跟上行业企业转型发展步伐。

  不过,当最慢的教育遇到最快的互联网,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求新思变更要尊重教育规律。职业院校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新理念、新工具、新手段来改变课堂,但替代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技术技能的传承,一些手工艺技术或者关键技术的传承不能走捷径,需要现场实践,通过多个场景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习、思考、感悟技艺。综观当今世界,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无一不是职业教育强国。这些国家对匠心、品质的高度重视,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职业教育常被人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也因其中蕴含着工匠精神。技能只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职业教育还必须强调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摒弃浮躁,脚踏实地地潜心钻研。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职业教育都是各行各业的刚需。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敏锐“嗅觉”,深度融入潮流,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才能化挑战为机遇。

  

 

 

4、四川高职单招院校增至53所 技能拔尖人才可免试入学 责任编辑:郑玮

2017/3/2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319日电(记者吴晓颖)记者19日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该省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的院校数量、招生计划均有增加。其中,高职单招院校共有53所,比去年增加6所;高职单招招生计划达7.8万人,较去年增长3.9万人。

  据悉,今年首次参加高职单招的院校,单招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规模的30%以内,单独招生考试专业不超过6个;其他参加高职单招的院校,招生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规模的40%60%,均大幅增加了招生计划数量。

  今年高职单招考试时间为325日,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由文化考试和综合测试两部分组成。其中,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试题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阅卷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各院校可自主确定文化考试中的科目权重组合及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综合测试由学校自主命题。

  符合条件的考生,还可申请免试入学。如在校期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或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者的中职应届毕业生,毕业时可向相关高职院校提出申请,由学校组织考核,认定合格者录入相关专业,不再参加高考。或者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实资格、高等职业学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高考平台公示后,可由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免试录取。

  考生被录取后,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和对口招生考试,也不能被其他高校录取。单招未录取的考生,仍可参加高考,仍有机会参加7月的高校录取。

 

 

5、“中国制造”需要改革课程体系

2017/3/21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制造2025”远景规划要求有更高技能、更加专业、更具职业化的劳动力。为此,作为工业发展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的引擎,数控技术也要求其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熟练掌握利用数控机床完成典型复杂零件加工的技能,而且要成为“能识图,会工艺;能编程,会操作;能测量,会维护”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岗位胜任能力不足、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是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要求错位;二是课程内容与核心就业能力不匹配;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分层;四是教学实施方案陈旧,缺乏教学方案设计;五是课程评价体系方法简单,形式单一。

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只有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被行业企业接受的高质量技能人才。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的数控专业按照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重新组织课程,建设了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要实施手段的特色课程体系,不仅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首先,课程体系内容的开发。

课程体系内容的开发要能准确、规范地体现职业标准,具有可度量性、可检验性、可操作性、可拓展性及前瞻性,要能满足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其开发步骤应包括行业企业专业调研、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等主要环节,其中关键环节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为此,学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始终紧扣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岗位特殊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以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为教学载体,以数控机床加工操作及维护维修等工作过程为主线,围绕机械、电气两大行业岗位,从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出发,确定课程门类,序化课程顺序,明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形成课程标准。同时,通过若干工作任务搭建学习情境,通过若干学习情境覆盖学习领域,构建基于真实生产过程的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其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课程体系的结构必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职业能力岗位要求,参考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标准,详细分析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对课程由简单到综合进行排序并不断优化,要在关注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获得一技之长的同时,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可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为此,学校数控专业制定了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围绕机械、电气两类行业岗位,设置了两条能力主线。课程学习领域的设置按照技术的复杂程度由易到难,以典型技术应用为主线,综合考虑实训条件及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按照先机械后电气、机电协调配比、方便组织教学的原则设置教学情境。其中,低年级适用的简单教学情境数量多,主要训练单项技能;高年级适用的复杂教学情境数量少、综合性强,主要训练综合能力。

再其次,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

学校数控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展开,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为重点,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突破点,以理实一体化为主要教学模式,综合应用虚拟仿真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比如在“PMC程序的编制与调试”学习情景中,以数控机床为载体,以数控机床功能控制为主线,设置了输入输出信号确认、PMC梯形图编程、梯形图调试以及基于PMC实现数控机床运行监视与故障诊断等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施,可以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训练岗位技能的同时,完成数控机床PMC工作原理、PMC基本功能指令、数据表原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

 

6、人社部: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业可保留3年人事关系

2017/3/22 来源:沈阳网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具体情形和保障措施,并提出实施要求。

  《指导意见》着眼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发挥事业单位示范引导作用,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四种情形和支持鼓励的具体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相关权利,并可以依协议取得成果转让、开发收益;二是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专技人员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保留基本待遇;四是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可以通过设置特设岗位、流动岗位选拔、吸引创新人才,探索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鼓励绩效工资分配向在创新岗位做出突出成绩人员倾斜,等等。《指导意见》同时明确了不同创新创业方式应采取的人事管理办法,并提出事业单位可与创新创业专技人员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约定相关权利义务等内容。

  《指导意见》强调,各级人社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细化相关政策,研究具体措施,做到真正切实管用;要指导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落实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搞好跟踪服务,为事业单位专技人员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提供人事政策保障。同时,要通过完善聘用合同管理、强化考核等办法,加强规范管理;指导事业单位按规定定期将离岗创业人员情况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并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7、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2017/3/16 作者:韩尚峰 刘志庆

  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聚思想共识、推动高校发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大学生成才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国家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共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高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支重要力量,自然责无旁贷。

2.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挥好高校职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立德包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树人也包含着成人和成才两个方面,其中也蕴含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无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是发挥好高校职能,都需要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生力军的青年教师作出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助于青年教师深化对行业文化的认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因为历史发展、文化渊源的关系,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行业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行业的具体体现。非本校出身的青年教师,不熟悉学校的发展过程、不接触行业发展的实际,很容易造成对行业文化的感受不深刻。青年教师在结合行业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行业文化的认知,理解学校发展的行业背景,培养浓郁的行业情怀,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进而为行业作出更大贡献。

4.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调查显示:34.21%的青年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排在第二位。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沟通互动较多,学生易受其影响。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青年教师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引导他们做“四有”好教师,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课题组在行业特色高校青年教师中发放了500份问卷,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3%的青年教师对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都有深刻认识。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91.1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有必要。这说明,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并且是一项极其重要紧迫的任务。

行业特色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在宣传、教育、实践和建章立制等方面的努力,在入耳、入脑、入心和落细、落小、落实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活动设计上,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创新性、针对性不够。调查显示:31.32%的青年教师认为活动设计的系统性有待提高,31.26%的青年教师认为存在创新性不够和形式化问题。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开展得比较热烈,总体上还是以传统手段和传统方式为主。不可否认,这些方法和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下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精神文化选择多元、网络新媒体大行其道的环境下,其效果就有些大打折扣,不能够充分地吸引人、凝聚人。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研究不够深入,在把握理论精髓上不够透彻,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进行生动阐释,对活动的形式不能有效创新,因此活动的效果就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2.载体平台上,与青年教师需求不够匹配,契合度不高。根据调查:22.52%的青年教师认为应该有更贴近青年教师需求的平台、营造更好的氛围。在推进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社会和高校搭建了许多平台,提供了多种载体,这些平台和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载体和平台与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不完全匹配、契合度不够高等问题。例如:同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5%的人通过网络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网络新媒体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充分结合上也做得不够,很多参加活动的青年教师感觉不到两者的有力联系,使得宣传教育与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不能起到有效的相互促进作用。

3.体制机制上,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调查中:24.92%的青年教师认为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在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各方共同推动的工作合力没有真正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稳定性、常态化措施还需要组织者继续探索。

4.行业特色上,行业要素的融入度不够充分,行业特色彰显度不够突出。根据调查:30.53%的青年教师认为教育活动与行业特色结合得不够紧密。行业特色高校偏重于以专业技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青年教师的视野和思维也更多围绕行业,共鸣点、兴趣点、关注点多集中于行业。如果高校在推动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能够在相关活动中更多地融入行业要素,充分结合行业特色,就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更强的吸引力,青年教师能通过活动更加适应行业文化。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没有与行业进行有机结合,以至于行业特色高校的青年教师对学校开展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热情不够高、参与不够充分。

加强在行业特色高校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在调查中,有56.16%的青年教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搭建合适平台,开展相关活动;有53.15%的青年教师认为要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50.15%的青年教师认为应调动青年教师主观能动性;有33.93%的青年教师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有26.73%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应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另有相当比例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应组织人员开展研究等,还有44.44%的青年教师认为要充分发挥行业文化、校园文化的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应该从加强针对性、搭建平台、创新教育形式、构建工作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行业特色高校可以在精心组织活动、优化环境、拓展载体、构建工作体系、发挥行业优势等方面作出努力:

1.加强活动设计的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满足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一是开展研究,加强设计规划的科学性。应该根据高校的共性和行业特色高校的特性,以及不同行业特色高校的特点,按照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对在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深入研究。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青年教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党建、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科研项目研究,其中有部分课题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进行探讨。二是找准共鸣点,丰富活动形式,增强与青年教师需求的契合度。要把握青年教师的心理,找准共鸣点,力求使活动契合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如运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既能够展现青年教师自我风采、又能让他们受到教育的形式,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发挥青年教师善于讲授、善于表达的优势,组织他们开展校内外宣讲活动,发挥好辐射作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向深入。切实加强网络教育,在沿用传统理论宣传方式之外,运用青年教师喜爱的新媒体方式,如利用微信微博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向青年教师推送相关信息,启发、诱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等。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黑板”专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读,深受青年教师的喜爱。

2.关注利益诉求,优化培育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空气养人作用。一是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融互通。在行业特色高校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结合独具特色的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传承行业特色文化传统,弘扬大学精神,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发挥文化涵养人的作用。学校积极运用中国石油文化网站、蓝海4D影院开展石油文化教育,让行业特色文化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分。二是关注利益诉求,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环境。高校要以人为本,关注他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合理的利益诉求,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优化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工作中,高校要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学习中,要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和进修机会。在学术研究中,要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在生活中,要多给青年教师关注和爱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答思想上的困惑。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融入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考核和奖惩的首要内容。根据教育部划定的师德禁行红线,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广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注重发挥知名教授和骨干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立德树人,尚德爱生”主题教育活动,包括进行专题学习、举办师德经验座谈会、开展“立德树人,尚德爱生”大讨论、开展优秀教师事例征集宣讲和表彰活动,以及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等,起到了良好效果。

3.构建工作体系,注重各项举措的衔接性和协同作用。精心组织活动、优化培育环境、拓展载体、搭建平台,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措施,但是如果这些环节不能环环相扣,也不会起到预期效果。要保证各项措施相互衔接、协同开展,需要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体系。要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校级领导机构,各部门共同参与,统筹规划、协调组织、多方联动。同时,制定科学规范、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在师生中实施“思想领航计划”“明德修身计划”和“立德树人计划”,注重舆论宣传、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融入头脑、浸润心灵、化入生活,成为行动的指导、思维的指向、自觉的习惯和基本的遵循。

4.发挥行业优势,以行业特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行业要素。行业特色高校的青年教师更多地专注于行业,熟悉行业,对行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行业优势,融入行业要素,如行业文化、行业精神、行业场景等,青年教师会更加容易接受、更加容易入心入脑,如同盐溶于水,虽无痕迹却改变了味道一样,让青年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国事、行业都关心的意识,进而推动精神境界和业务水平的双重提高。二是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开展社会实践,发挥实践养成作用。价值观念只有通过具体可行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转化为自觉行动。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感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特色高校在开展这项活动时,一定要结合本行业,一方面,青年教师会感到亲切;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行业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有一种具体可感的印象,从而获得明显效果。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赴新疆油田、海洋石油培训中心开展交流实践,让青年教师更加了解石油精神和石油现场;密切结合行业需求和北京地区发展的热点、难点开展社会调研,产生了一批优秀调研成果。 {作者:韩尚峰 刘志庆,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

本文系2014年度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在行业特色高校青年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8、以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谈教育教学改革

2017/03/16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乔建永,1962年2月生于安徽,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德国汉堡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研修。历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复动力系统,物理和工程问题中的复解析方法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解决了斯坦迈兹问题,奈望利纳涉及五个小函数的唯一性问题,马克米勒的拓扑复杂性问题,发现了重正化变换的实费根鲍姆现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多项。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长期致力于研究型本科教育体系、开放式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及信息化时代大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究,获得教学成果奖多项。

2015年10月17日,在北京邮电大学 (以下简称“北邮”)沙河校区伫立起了一座甲子钟,它是根据乔建永校长的构思铸就的一座北邮甲子校庆的标识。在揭幕仪式上,乔建永校长满怀深情地说,“面对即将揭幕的甲子钟我们感到的是光荣、责任与梦想……这尊甲子钟是光阴之钟,她记录了北邮60年流金岁月,即将迎来的是新一轮甲子的灿烂曙光;这尊甲子钟是情有独钟之钟,她记录了一代代北邮人对事业发展倾注的深情厚爱,也是对下一个甲子北邮人‘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献身高等教育事业坚定决心的守望与见证;这尊甲子钟更是希望之钟……展示的是北邮蓬勃发展的历程、硕果累累的成就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光明前景。这里的寓意,既有北邮的文化更迭、专业技艺,也有北邮的历史传承。必将成为展现北邮精神、辉煌成绩和发展希望的岁月标识”。伫立在甲子钟前,迎面信息化的时代春风,我们就北邮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题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教授。

记者:乔校长,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北邮正在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乔建永:信息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磅礴之势席卷全球,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场信息革命将把人类社会带入工业4.0时代。工业4.0的目标就是使得“快捷化、限量化、定制化”的生产成为可能。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每一所大学深思。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互联网见长的大学,北邮有条件、有能力尽早启动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教育教学改革。

具体地说,我们正在做三件事:明确改革路径、深耕试点项目、打造推广平台。在明确改革路径方面,2014年11月,学校召开了“以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来“撬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我们强调,这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特点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性。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教材落后的问题、科学思维模式固化的问题、知识的系统性受“碎片化”学习侵蚀的问题。在改革试点方面,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后,我们启动了62门课程的改革试点,重点是解决“碎片化”学习给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带来的问题。两年的改革试点成果丰硕。关于推广平台的打造,这几年北邮大力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和智慧教室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构建基于网络的优质课程资源平台,推动慕课(MOOCs)、私播课(SPOC)、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多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北邮的“爱课堂”网络教学平台自投入使用以来,基本实现了全部的预期功能。目前,网络教学平台上运行的活跃课程有210多门,受益学生近15,000人次。学校大部分重要基础课程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其中“信号与系统”课程访问量达70万人次、“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访问量达155万人次。总之,北邮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深刻影响。

记者:乔校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北邮是如何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

乔建永: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创新改变人类生活,这是人类不断走向新的文明的基本规律。作为一所信息科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校,北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创新创业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优秀人才,这是北邮办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将其作为“以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北邮建立了创客空间、科技创新大本营、创业辅导室等创业实践基地,并设立双创基金扶持创业团队,为双创活动开展提供了及时的条件保障。在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的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北邮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北京市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北京市示范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

北邮是一所具有浓郁创新氛围的学校,在网上北邮被誉为“最具创业基因的十大高校之一”。我曾多次解释过,其实北邮的创业激情来自于师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应当说:北邮是具有创新基因的大学!在这样一所充满创新活动的校园里,我们常常被学生们问起:创新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许多人会说出选题、团队、多学科协同攻关的重要性等。这些环节当然非常重要,但这些都是人的外部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在北邮,我们强调更深层次的准备,那就是学生们自己心态的准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积极、进取和阳光的心态。具体地说,我们觉得有三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创新活动需要兴趣的牵引;二是想象力;三是创新活动更需要快乐,我创新、我快乐,我快乐、我创新。

2005年,北邮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如今已经走过12年的发展历程。这12年,学校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依托实践基地,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北邮WIN,着力培育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在北邮WIN下,学校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抓手,首创了“全程引导、分类协同、学生当家”的创新创业管理新模式,突出学生自主决策,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以连续举办八届的“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等品牌活动为载体,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创竞赛为引领,打造了项目训练平台、活动交流平台、科创竞技平台,探索出以品牌化、全员化、多样化、系列化、特色化、国际化等为特点的“三台六化”模式,培育了“探索·执着·宽容·卓越”的特色创新创业文化,形成了独特品牌效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12年的砥砺奋进使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规模不断扩大,由最初的200多名学生、五六十名教师参与,发展到今天参与创新实践人数年均达1.2万人次,创新创业实践受益面显著增加,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学生在各种有影响力的国内外竞赛中屡获佳绩,应届毕业生在行业内著名用人单位入职率提升20%以上,国内外读研率提升至62%。

当然,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产学研合作,这也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动学科建设的有效抓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乔校长,据说您在学校的改革中强调事业型思维。教育教学改革也要强调事业型思维吗?

乔建永: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凝心聚力,更需要持之以恒,信息化时代尤其如此。我们说,任何一所高校的管理与发展都要依靠一系列项目的运行来实现,但是,学校的整体建设与发展是一项事业,绝不能仅仅当作是一个大的项目,更不是一个又一个大的项目简单的累加与集合。当前,高校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新一轮的改革必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系统工程,所以我提出了必须强化事业型思维。

所谓事业型思维,说大一点就是要在“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指导下看问题,说直白一点就是要有长远的追求和长远的布局。只有我们强化事业型思维在学校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把过去完成的一系列改革项目协调起来,系统提高既往改革成果的综合效能,才能对制约办学水平提高的本质性障碍发起总攻;只有我们的管理人员真正把北邮的改革当成一项事业来干,我们才能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把学校大大小小的管理项目衔接起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不再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主动把项目之间可能的“鸿沟”弥合起来;只有我们的专家教授和教师们把教学和科研当成事业来干,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质量,才能真正摈弃急功近利,做出创造性的成果。面对学校快速发展的事业,毫不夸张地说,事业型思维已经成为北邮启动新一轮改革与建设必须加以强化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巩固了这一思维基础,并将其逐步融入到“信息黄埔”文化当中,我们就能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我们把事业型思维的强大精神动力贯穿到北邮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把握好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连贯性,才能在破除本质性障碍的过程中保证学校的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够形成攻坚克难的共识,为北邮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我们要启动面向信息革命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强化事业型思维,因为这项改革会延续很长时间。

记者:乔校长,请您谈谈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北邮如何推动学科建设?

乔建永: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也是提高学科水平的重要抓手。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与以物质和能源为主要资源不同,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这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带来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例如:知识更新速度的空前加快,给教材的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碎片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和教师知识的系统性带来严峻挑战;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必将给专业的稳定性带来严峻挑战;计算思维、大逻辑思维等思维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科学思维模式的权威性构成严峻挑战。仅从以上四方面的挑战给大学带来的巨大冲击就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后,规模最为浩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新的高等教育革命已经向我们席卷而来。

2015年,北邮完成了面向未来20年的学科建设规划。按照这个思路,北邮落实中央的“双一流”建设部署,提出按“雁阵模式”拓展学科群,或者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在加强各学科核心要素建设的同时,大胆借助相邻学科的支撑力量,打造北邮学科建设的“雁阵模式”。

我们把每一个学科看成一只大雁,我们的学科群要像天空中飞翔的雁群那样排列有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稳步壮大。我们的“领头雁”目前自然是强势学科,如信息与通信工程,但是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相互交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着经济、社会,甚至学术的逻辑演变,雁群中领头雁的地位可能会交换、转换。同时,在雁阵飞行过程中,相邻的两只大雁也会借助彼此翅膀的浮力实现更好的飞翔。生物学家说,一个成功的雁阵飞行起来可能比单只飞行的大雁要节省70%的能量,如果按“雁阵模式”来打造我们的学科群,这样的效率一定会产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追赶上国际的先进学科和一流大学。

我们最近成立了两个新的学院,一个是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另一个是现代邮政学院,这是北邮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科雁阵做出的科学拓展。

记者:乔校长,请您谈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北邮如何布局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乔建永:在科研导向上,北邮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例如:2016年,张平教授团队参与研发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林中教授团队攻克“中国天眼”工程中的光缆技术难题,邓中亮教授团队在“羲和”室内导航工程研发中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等。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革新等,这样一条长长的科研链条上,我们鼓励那些对学科建设起到更为直接推动作用的研究。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份未来30年的新兴科技趋势报告。据说这份报告通过对近700项科技趋势的综合比对分析,最终明确了20项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发展趋势。其中,前10个依次是:物联网、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智能城市、量子计算、混合现实、数据分析、人类增强、网络安全、社交网络。这些方向与北邮目前的科研基础和学科基础紧密相关。但我感到更多的是压力:一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将是全世界最杰出的那批人;二是上述方向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支撑的一个协调演进的整体系统,我们的科研布局如果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最终将被“配件化”,从而被别人整合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如何把学校的科研系统做实做强?这是北邮科研规划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记者:乔校长,请您谈谈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学文化建设?

乔建永: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和血脉,是哺育人才成长的土壤、空气、阳光和雨露。离开了大学文化的滋养,教育教学改革将会举步维艰。土壤、空气、阳光和雨露都是天然的,不是人造的,同工业的转型、升级、换代无关。大学文化建设要跟踪时代主题,但绝不能被时代主题绑架,要不忘初心。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创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崇高价值追求。只有把这一崇高价值追求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教育目标统一起来,才是信息化时代培育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的正确途径。教育的本质是“人”,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正是将这种潜能发掘出来,促进个人的成长,造福于人类社会。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导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义。

在北邮,很多老前辈的事迹一直在校园里传颂,已经成为北邮“信息黄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炯槃院士在北邮工作了57年,他一生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年近九旬还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他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的通信教育事业,临终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嘱托儿女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积蓄200万元存款全部捐献给北邮,奖励后学;沈树雍老师,生前为了祖国通信事业的人才培养,一生三次调整自己的专业领域,忍着右眼失明、右耳失聪和身体病痛的折磨,一生编写了几十本教材。还有,2015年学校首届“烛光”教学奖获得者、年轻教师俎云霄,将她的10万奖金倾囊捐出,设置“烛光春芽助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这些教师只是北邮成百上千位平凡教师的代表和缩影,但正是他们,用教师的烛光精神,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也照亮了北邮前进的道路。

在北邮,我们强调,要高科技,更要圣洁高贵的灵魂。不管人类创造的科技成果多么神威,但它们永远代替不了人的勇气、毅力、信念和智慧,更代替不了人的爱心和圣洁高贵的灵魂。

在北邮,我们说,北邮的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北邮的事业是师生员工的事业,北邮的事业更是20多万校友们共同的事业。北邮的校内资源是有限的,但北邮的校友资源是无限的。哪里有北邮人,哪里就有北邮精神;哪里有北邮人,哪里就有北邮文化!正是一代又一代校友把北邮的事业拓展到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为“信息黄埔”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9、大学“代课族”愈演愈烈谁之过

2017/3/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37日《钱江晚报》发布一则新闻,记者称目击高校“代课族”,每堂收费20元至50元。校方表示,如果查实学生找人代课,会给予处罚。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这是大学里流传已久的一句“玩笑话”。一些高校为了根治大学生逃课的现象,对于大学生的出勤率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讲,出勤率和学分息息相关,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对于高校老师来说,学生的出勤率也是学校对老师的重要考核标准。代课是一个由逃课的大学生为保证不挂科而催生的“行业”,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产业。需要代课的同学可以花钱买到自己的空余时间,帮忙上课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赚钱,看起来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细究起因,有同学可能会说自己兼职太多,或是课程无聊,还有校外考试临近等原因,而有的同学甚至是因为冬天早上起不来而需要代课。大学生的主要任务难道不是学习吗?寒窗苦读的目的难道就是来大学睡觉?且不说旷课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找人代课更是一种亵渎知识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大学也一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被塑造成了自由的天堂。在熬过了12年的寒窗苦读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份出现了模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时间也可以自己安排,而学习似乎成为“多余的任务”。学生的身份渐渐淡化,自然也就没办法回到初高中时代按部就班的上课状态了。

不论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多丰富,大学生依然还是学生。这4年的时光是大学生最后的充值时间,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在大学期间找实习增加经验对自己今后找工作有很大帮助,所以上课变得不重要。实习固然重要,但是充实自己才是最有远见的投资。

“代课族”的存在,主要还是受“需求拉动市场”原理的影响。在这份强烈的需求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大学生对于学生身份认同不足的问题,更多的还应看到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矛盾问题以及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仍需提高的现状。经常听到有同学抱怨,老师总爱点名,而且花样繁多,有的喜欢下课点名,有的甚至一个学期来3张大合影,如果两次以上都没在照片里出现的同学就直接挂科,有同学表示:“如果老师上课有趣,这样的点名方式无可厚非,可是他上课都是在念PPT,而且那个PPT还是给前几届学生看的内容,那样的话换我也可以当老师。”

要改变代课愈演愈烈的现象,高校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知识是为了今后的工作作铺垫,实践固然重要,要有仰望星空的知识储量,才有脚踏实地的工作能力。此外,高校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想要知道什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计划,不要只是“绑架”学生的形体而没有留住他们的身心。同时,学校需做好教学督导工作,老师在上课、监考和其他管理过程中,如发现类似现象,无论是找“代课族”或“代课族”都应受到严惩。努力营造和维护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

 

 

 

10、增强吸引力,打响“课堂保卫战”

2017/3/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课堂是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加深师生情谊、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平台。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是课堂教学,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课堂革命”的挑战就是“保卫课堂”,彻底提高课堂吸引力,营造促使每个学生分享、成长和发展的课堂环境。

职业院校“课堂失守”的具体表征

职业院校的课堂事关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人才质量的高低乃至职业教育的荣耀与声誉。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安排、教学考核等都会形同虚设。在教学一线,教师们关于课堂的抱怨越来越多:教学内容教师早已滚瓜烂熟,学生总是如听天书;教学过程教师热情高涨,学生全程无精打采;教学考核教师认真严谨,学生始终随意应对……那么,这些日益严重的“课堂失守”现象有哪些具体表征呢?

首先是对象的失守——无奈的“空城计”。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被批评、被分类、被歧视的经历使他们中的多数人对课堂变得兴味索然、想要逃离,这就造成职业院校的“课堂入座率”持续低迷,让管理者和老师面对课堂的“空城计”痛心疾首。

其次是纪律的失守——人在曹营心在汉。有些学校拥有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坚定的执行力,学生虽然迫于内外的压力走进了课堂,但是教学效果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很多学生最大的兴趣就是通过手机打发课堂时光,往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进化为“QQ声、短信声、微信声,声声不息”。

其次是初心的失守——挂羊头卖狗肉。职业院校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塑造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场所,是构建优秀人格和素质的战场。但当前部分职业院校课堂里占据主要地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次要地位的是技能点的口头点拨和枯燥训练,根本没有兴趣的培养、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激发。

职业院校“课堂失守”的原因剖析

职业院校“课堂失守”责任到底该如何归因?是在于教师还是在于学生?要想打好“课堂保卫战”,就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根本原因——学生动机的丧失。很多学生不喜欢课堂是没有找到去的理由,例如贫穷,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可以促使其焕发巨大动力和忍耐力的外在动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富足,现在更多需要创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学生内在动机缺乏,没有压力感、方向感和未来感,这是他们不学、厌学、逃学、弃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关键原因——教师观念陈旧。当前职业院校多数教师是从普通综合院校毕业的,他们接受的更多是理论传授,往往会漠视技能训练,“重理论、轻技能,重记忆、轻操作,重独立、轻合作,重考试、轻考核”,导致课堂依然是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室中心、教材中心”,失去了活性和活力。

重要原因——课堂形而上学。很多职业教育课堂缺乏学生主体、缺乏交流互动、缺乏建构共享、缺乏现实关怀,这就自然导致了职业特色、技能技艺和工匠精神的缺乏,使课堂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让学生望而却步。

外部原因——社会的诱惑和错误导向。课堂不能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处在充满无尽诱惑的社会之中,课堂时常成为弱势群体,教育大众化、读书过时化、娱乐无边界化、金钱至上化、工作自动化等都会给职业院校课堂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增强职业院校课堂吸引力的对策

当课堂对学生毫无吸引力甚至引起学生反感的时候,职业教育所有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打响“课堂保卫战”已刻不容缓,只有打造“魅力课堂”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诉求。

首先,要正视课堂危机。正视课堂危机不仅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学生、学校管理者、家长和社会机构的责任和义务,要通过“组合拳”合力破解“课堂失守”:各方应了解、重视和研究职业院校的“课堂失守”,达成共识,树立信心,构建制度;各方还应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地铲除“课堂失守”产生的环境和根源;同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文化环境和行动指南,确保“课堂保卫战”的长治久安。

其次,要认真研究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不是优秀的“考生”,他们多数没有热爱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广泛的生活态度,也没有熟练应对考试的方法和技能,这给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异常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观察、访谈、调查、资料查询等途径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唯有把准了学生的需求脉搏,才能激发其外在和内在动机,做到对症下药和药到病除。

再其次,要回归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诉求和目标,其课堂应区别于普通教育:一是放弃理论学术的坚守,坚持够用、能用的原则,选取适合的内容、途径、方式来完成职业院校课堂知识的传递;二是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导向,转变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彻底构建既需动脑,更需动手的课堂;三是打破以往孤军奋战的传统,营造互补和谐的团队,学会分享,形成巨大合力;四是强化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认知、认可、欣赏和崇拜,促进其代代相传,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

最后,要创新课堂模式。要想使作为“信息土著居民”的学生自愿、自主、自动走进课堂,创新课堂模式必将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选择之一。

第一,实现课堂“三化”。一是课堂生动化,利用教学素材、设施设备、学习媒介、互动方式等为职业院校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是课堂实境化,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需要按照实训企业化、内容项目化、方式岗位化、作品产品化、考核职业化的思路,设计实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动力潜能、学习潜能、技能潜能、志趣潜能和创新潜能。三是课堂智慧化,虽然电子产品确实吸引了学生眼球、挤占了学生时间、干扰了课堂教学,但我们不能据此而隔绝甚至抛弃电子产品,反而应该科学智慧地利用它们使课堂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和公平化。

第二,构建课堂“三对接”。实现课堂、学生和行业的完美融合是确保职业院校课堂持续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一是做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对接,彻底抛弃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设计和安排,打造基于学生需求和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二是做到学生的学与企业的需求对接,课堂中学生所学与职业标准、生产所需无缝对接,唯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确保学生就业有保证、发展有基础、创业有方向;三是做到学生的学与学生的梦对接,每个职业院校学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梦想,在学生梦想和课堂内容之间搭建稳定、可靠、清晰的桥梁将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完美结合。

第三,打造课堂“三分享”。提升职业院校课堂吸引力的核心是改造课堂,即突破教与学的“围墙”,让师生互动起来,让课堂迸发活力。分享将极大地释放活力和潜力,促使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一是做好班内分享,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障碍的分享会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挖潜增质和包容鼓励的氛围;二是做好校内分享,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系系之间、院院之间更多的分享会促使课堂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三是做好校外分享,课堂和院校都不应是一个封闭的体系,通过与其他学校、家庭、社区、行业、企业等组织和部门无障碍的信息交换,课堂可以完美融入社会,彰显其魅力。

 

 

11、思政“活”起来学生才能“动”起来

2017/3/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往往缺乏学习的强大动力与专注度,常随时随地手不离机、眼不离网,加上辨识能力较弱,常会淹没在良莠不分的信息海洋中。尽管通过统一招生考试被录取,但高职学生大多知识基础较差,也少了本科学生的自信自强及家国情怀。加之,传统的高职教育重技能轻德育,使得思政教育呈现空心化、形式化。如何增强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实效?需要强化学生与教师并重、显性与隐性并重、严格与关爱并重,做到融入网络思维、融入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体现教学创新、管理创新、载体创新。

强化“三个并重”

学生与教师并重。高职院校要从“培养什么人”的角度来定位学生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把“厚德”和“重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考量,把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明确为“有知识、有技能、有优秀品质、有健全人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从“如何培养人”的高度来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全力营造“人人皆教育之人、处处皆教育之地、时时皆教育之时”的氛围,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作用远远大于说教。

显性与隐性并重。思政理论课是主渠道,其他课程都要各自守好一段渠。“掷地有声,润物无声”,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除了显性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外,还需要隐性教育,即把各专业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德育要求渗透到各专业的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在专业课中隐藏思政教育的内容,在校园文化中承载一定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严格与关爱并重。高职学生大多缺乏学习的良好习惯与自制力,因而更需要加强管理与引导。同时,还要以春风化雨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多听“民心声”,多做“暖心事”。在关爱学生中,接纳学生是关键,教育者要坦然面对高职学生的不完美、不成熟,以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情感面对学生、感化学生,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引导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高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较少受到褒奖和重视,大学阶段一旦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会特别珍惜并加倍回报。

做到“三个融入”

融入网络思维。高职学生潜下心学习的不多、沉迷于网络的不少,传统说教式的教育较难奏效。高职院校需按照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的要求,以主动有为的态度,积极创新思政工作媒介、平台。要建设一支熟悉网络、玩转新媒体的师资队伍;要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与其进行交流对话;要利用新媒体为抽象的思政教育增加图像、声音等有趣元素,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网上重走长征路”闯关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融入企业文化。企业中严谨的职业纪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合作精神,往往是高职院校学生所欠缺的。通过邀请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将企业文化引入思政教育中,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增强职业意识的同时感受企业文化、学习优秀的企业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和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让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有效,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融入实践活动。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去感知、领悟。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各类主题学习实践、顶岗实习、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中,可以让不善理论学习的高职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义乌工商职院开展了“公益活动100分”“主题社会实践调查”“校园建设微建言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参与、奉献的快乐,感悟到诚信、勤奋的重要。

体现“三维创新”

教学创新。如何提升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冷冰冰的理论知识不受高职学生待见,教师要注重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注重从文本话语向口头话语转换,注重从理论情境向现实情境转换,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整合教学内容。义乌工商职院以问题为导向,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多元信息及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提高学生智力参与度,努力把思政理论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管理创新。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符合95后大学生特点的多元评价机制,如推行学生学习历程电子化管理、嵌入学生德育档案、开设德育学分银行。同时,构建以德育养成为核心的纵向评价,设置阶段性的激励性指标和底线性指标,优化以课程知识为核心的横向评价,突出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考核;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推行“思政+”模式,开展创业诚信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等,扩充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广度。

载体创新。构筑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立体化格局的重点是载体建设。思政教育队伍要向学生层面延伸,探索建立由优秀学生组成的校、院两级学生讲师团,通过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覆盖面、真实性和针对性;从内容和形式上重新审视学生的诉求,加大活动的创新力度,通过主题化谋划、载体化设计、系统化推进,让思政教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同时,充分发挥环境创造和导师引导的作用,激发跨学院、跨专业的思政教育活力。

 

 

12、让更多优秀的人来当老师

2017/3/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7日讯 上午,在教育界别41组小组讨论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闵维方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去年,北京某知名中学招聘教师,最终录取的18名教师大部分来自国内顶尖高校,也不乏国外名校毕业生。但其中一个师范类毕业生也没有。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正面回应:“以我们学校为例,据我观察,非师范类毕业生和师范类毕业生相比,没有太大差别。”

闵维方提出,可以在国内的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双学位,或增设一年制的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机制,为有志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搭建平台。“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

 “当前非师范类毕业生想当教师,教育内部的障碍已经逐步扫清。”刘长铭告诉闵维方,非师范生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通过正常途径考取教师资格证,到教育部门或中小学应聘。现在,已经有很多非师范生加入教师阵营。

“但是,有一个环节仍然存在问题。按规定,非师范类应届毕业生如果不能在毕业当年取得教师资格证,是不能被学校聘用的。到别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再考教师资格证行不行?可以,但是解决不了户口关系。也这是阻碍优秀非师范毕业生进入中小学的一大障碍。”

 “希望更多优秀的非师范毕业生都来当老师。”闵维方建议,当前我国培养教师的体制机制应该调整,力争建立开放、竞争、有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

 刘长铭提出,应该拓宽教师的来源途径。“有些成功人士经过多年奋斗,有很多的人生经验、创业体会,很想从教,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希望我们国家的教师准入制度别把这样的人挡在门外。”

   

 

13、提炼真问题练就真功夫做思政好老师

2017/3/1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提炼思想政治工作的“真问题”

1.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

2.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前提。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方向。能否系好青年学生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关系着青年学生能否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奋斗纳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3.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人民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办学的优良传统和主要特色。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硝烟战火之中,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大批“革命的先锋队”[1],向抗战前线输送了大批作为“民族脊梁”的军政干部。作为全民族抗战的缩影和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代表,“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2],陕公精神代表了与党和国家共命运、与时代脉搏同律动、与人民群众相依与共的历史使命感。在新时期,由“陕公精神”“华北联大精神”“华大精神”发展而来的“人大精神”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与革命土壤,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理论方针,为新中国培养造就了大批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练就立德树人的“真功夫”

 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传承中国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应当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项中心任务,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在工作中思考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

 1.践行高校思想育人理念,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是社会中的重要一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作为治国重器,高校深受它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深深影响着青年和由青年决定的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文化传统和中国土壤孕育着高校文化与精神,时代环境与社会制度影响或决定着高校制度。中华文化、中国土壤、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我国高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和“三个独特”的论述,就非常深刻地指明了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切实开展高校思想育人工作的方向。

 2.践行高校思想育人理念,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立德,就是要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品德;树人,就是要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上,必须明确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应当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特征,塑造出一批批、一代代具有世界眼光,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有为青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其次,在“如何培养人”上,“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应当深入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主动创新探索高校思政工作新方式、新道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育人。最后,在“为谁培养人”上,要毫不含糊地把握思政教育教学的大原则、大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堂堂正正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大公约数凝聚人心,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做好传道授业的“好老师”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3]高校教师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在于塑造灵魂、培育人格。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好老师”的四个标准,指明了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和“传道授业”的使命。作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需要在教育中将教学与自修相结合,将修身与传道相结合,以目的为导向,化使命为动力,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当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思学生之所思,虑学生之所虑,答学生之所疑,解学生之所惑,真正将课堂交予学生,以时政热点、社会难点、国际焦点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坚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学生。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应当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准确定位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研究者、传播者三重身份,坚持刻苦学习、深入研究、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者统一,为教书育人打好坚实基础;应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深刻的理论和科学的方式教书育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思潮影响,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错误思想的抵抗力,增强学生对于优秀社会主义文化的信服力,从而在不同思潮的碰撞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说服力。

 3.坚持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不断胜利的基本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深刻性,引领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变的核心和科学方法论。同时,也应当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的认识,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阐释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浮光掠影不行,浅尝辄止不行,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反反复复地读,通过细嚼慢咽去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授与马克思主义著作研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形成的理论背景和时代特色,直接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背后的科学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规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化、教条化、过时论的理解,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生命力的认识。

 4.坚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道德情操的陶冶、理想信念的坚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觉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全心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者变为参与者,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掷地有声,发挥引领性和教育性。实现这种转变需要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注重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素质的养成作用。坚持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思政教学新方式。坚持将理论传输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体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坚持做生活中的文明者、理想上的追逐者、行动上的坚定者。

 5.坚持突出校史校情,以良好的校风学风塑造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高等教育领域翻开新篇章,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党在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为新中国的人民高等教育事业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4],从成立之初就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期望。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领导干部和师资力量,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办学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首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致力于讲授、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站在中国共产党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大学从成立之初至今,一直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需要、国家建设需要为标准,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教师,应当继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在充分挖掘校史校情、培育传播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基础上,以塑造昂扬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校史校情、校风学风的熏陶作用,塑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人大特色”的大学生。(作者:张晓萌,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课题重大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研究以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改革发展的论述为重点”、中共北京市委教工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择优资助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K20015)的阶段性成果

 

 

14、建立发展绩效考核制度评先创优不再凭印象

2017/3/2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季文豪)2017年春季学期伊始,鲁东大学制定出台了新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通过建立发展绩效考核奖励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校管办评保分离,在全校建立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激发了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内在活力。”该校党委书记徐东升说。

据了解,过去,鲁东大学在年终教职工评先创优考核中,也实行过自评、述职、评议(投票)等做法,但由于学校考核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导致年终考核走了样、变了味:一些工作成效平平淡淡的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先进,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却“败走麦城”,挫伤了部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现象“倒逼”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创新考核评价新方法。

今年寒假期间,鲁东大学党委和有关职能部门经过多次调研、论证,最终,新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落地。校长王庆说:“建立以发展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就是变过去单纯事前投入、立项管理为现在的立项投入管理+事后绩效管理,从制度上确保管理部门真正成为办学监督者、标准制定者、绩效考评者和服务保障者,使二级学院真正由被管理对象转变为办学主体。”

为有效确保新制度落到实处,鲁东大学制定了二级单位教学、科研、管理、党建宣传等目标任务书,将目标任务进行具体量化。同时,学校配套出台了发展绩效考核办法、监督实施办法、考核奖励办法和负面责任清单及处理办法。

“学校发展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的出台,从根本上体现了高校两级管理的要求,明晰了学校、二级单位和教职工的职责。”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卜庆梅说,“年初学校制定了目标任务书,年终学校将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和绩效奖励。教职工工作怎么样,考评一目了然,年底绩效拿多拿少一清二楚,增强了教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

2017.3.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华社北京322日电(记者 徐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2日发布消息称,人社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说,指导意见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的专技人员。除高校、科研院所之外的事业单位的专技人员,符合不同创新创业方式要求的,也可以提出申请。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包括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都不在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的范围内。

     指导意见明确,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

     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在兼职单位的工作业绩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专技人员自愿流动到兼职单位工作,或者在职创办企业期间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离岗创业人员的待遇主要包括:一是离岗创业期间,依法继续在原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二是离岗创业期间继续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三是离岗创业期间的工资、医疗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结合实际确定。四是事业单位应当与离岗创业人员订立离岗协议。五是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本人提出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原单位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提出提前返回的,可以提前返回原单位。离岗创业人员返回的,如无相应岗位空缺,可暂时突破岗位总量聘用,并逐步消化。

 

 

16、工匠培养的关键在精神成长

2017.3.21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独特的文化优势。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所需。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文化自信的“根”和“魂”,也是培养工匠人才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打造国家急需的一流工匠人才。

    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

     高职院校强大的表现,是其在长期探索发展中展示出来的办学实力,是其历经经济社会变革转型而凝结成的学院精神。在高职教育发展最困难的时候,给予高职人原始动力和精神支撑的就是精神和自信,制造业要发展,国家要建设,都离不开产业工人,离不开工匠人才,这是一种信念。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信,我国的高职教育才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负重前行。

     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深入至地市级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对高职院校所在地域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88.1%2011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按此比例推算,近几年来高职教育为全国1000多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为实现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农村家庭脱贫致富作出了可贵贡献。

     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其历史就是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历史,为国家石化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为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学院牢牢地扎根于石化职业教育之沃土,吸纳石化行业文化养分,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石油行业文化和爱岗敬业的“铁人精神”,以工匠精神的自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立校之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强校之魂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价值的体现,价值观是一所学校之所以强大的“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培养工匠精神是落实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高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行为。高职院校发展到今天,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模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高职人对自己人才培养模式广泛认同,才拥有自信,才能以工匠精神的培养来强校。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要求学生一方面要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在实训场所进行实践操作等技能培训,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高职院校要做大做强自己,还必须让学生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落实到一丝不苟的刻苦训练中,把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在生活学习中做好自己。同时,高职院校要打造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企协作育人路径,使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与行业优势产业高度契合,真正给学生传授“真功绝活”,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培养。

     做强高职教育,必须让高职院校成为“工匠摇篮”,否则不足以称强。高职院校要把自身业已形成的学院精神同行业职业精神、行业职业价值观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职业要求融入专业和就业教育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打造质量过硬的工匠人才队伍,而优秀毕业生反过来又会壮大学校声誉,使学校得以在良性循环中越办越好、走向强大。

    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育人之石

     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急需工匠人才,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乃至“中国质造”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要勇于担当、勇于作为,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中国工业发展、蕴含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下,人们已经把急需工匠人才的焦虑转化为对高职教育寄予的厚望,因为工匠人才源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极强动手能力的工匠人才,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已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一位匠人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艺德。高职院校要注重“师徒相授”的传统,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手把手教的同时,融入“师道”与“术道”,要求学生刻苦训练、领悟入道,还要恭敬师长、爱国爱校;把“学习场所”与“工厂场所”高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以工业企业文化为背景,使工匠精神变成校园文化,把校外实训基地的优秀企业文化移植到校园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受到熏陶的同时,感受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培养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时代工匠。

     时代呼唤工匠人才。在为国家更好更多地培养工匠人才方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需要发挥特色和品牌示范的强项,用文化自信的优势,不断探索培养工匠人才的路径和模式,带动全国2000多所高职院校齐发力、共作为,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供工匠人才支撑。

     

 

17、怎样给一个专业打分

2017.3.7来源:中国教育报

    当前,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招生的专业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对这些专业的综合与客观评判已成为目前的热门话题。那么,这些专业到底办得如何?其招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毕业生就业情况又如何?不仅各所学校的院、系自己有一杆秤,社会、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等也都有分布式的评判,特别是每年准备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更是有“研究式”的评判。然而,学校、考生及其家长、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办学同行等对专业的评判往往是站在各自不同的方位、视野、立场进行的,难以做到100%的客观、综合和确切。笔者以为,评判一个专业应该逻辑地从这个专业的连年招生情况、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过程、专业主线(核心思路)、专业学生(包括历届毕业生)的发展、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专业的社会服务、专业历史的产学研情况和专业的社会地位与知名度等九个方面进行,因为这九个方面本质上可以反映一个专业的基本轮廓与状况,如果给以数据充实,评判效果会更好,这正是当下专业评价应该做的工作。

    一是专业招生情况。

    一个专业连年的招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业的生命力、办学实力与就业前景,“进口旺、出口畅”的专业一定是一个社会口碑好的专业。因此,评价一个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专业的招生情况,要看这个专业每年实际报考第一志愿的总人数、录取比例(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专业招生计划)、实际报到率(专业实际报到人数/专业录取人数),这几个数据能够反映一个专业的招生强度与招生实效。总之,有人读、有很多人愿意读的专业一定是比较优秀的专业。

    二是专业办学条件。

    一个专业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是决定该专业能否办好的基础条件。

    专业办学条件的第一要素是专业负责人,其办学责任心、学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学科带头素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专业的办学走向与办学可能情况。

    专业办学条件的第二要素是专业教学团队,它应该是具有“双师素质结构”、具有“双能素质”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包括满足教学要求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教师和一定比例的专兼职教师,还包括满足职业实训要求的一定比例的“双师”和一定比例的现代“双能(能讲理论、同时能指导实习实训)”教师。

    专业办学条件的第三要素是实习实训场地,包括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场地,且这些场地必须足够满足该专业学生学习与操练的要求。

    专业办学条件的第四要素是基本的教学设施,包括体育教育设施、素质教育设施、信息化教学设施等。专业办学的第五要素是专业核心(骨干)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校外教学资源。

    专业办学的第六要素是课程开发与建设,包括国家级课程开发、省部级课程开发、信息化教学建设情况等。

    三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是客观评判一个专业的核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包括评价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否满足教育部要求的“五个对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是否做好办学的市场调研,是否调研市场需求容量,是否了解产业人才需求与要求,是否收集用人单位关于专业的改进性意见,是否收集毕业生对本专业合理化意见与建议,以及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否建立了足够的教学资源并应用这些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开展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专业的办学主线(核心思路)。

    办学主线(核心思路)是一个专业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专业长期办学的主心骨。评判一个专业的办学主线可以深入了解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核心轨迹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一个专业往往有多所学校同时举办,比如工程管理专业,在全国有超过300所以上的学校同时开办,如果一所学校在举办该专业时人云亦云,不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就很难满足不同行业对同一专业的不同需求,因为像电网工程管理、市政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等岗位,一定有其独特的行业要求,只有符合行业独特要求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才能较好地满足相应行业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与要求。

    五是专业学生(包括历届毕业生)的发展。

    一个专业的学生成才与否与受该专业的教育成功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一个专业的社会声望或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学生发展情况的评判,应该“历史+现实”地评判,要评判该专业在校学生德智体的成长与进步情况,更要评判该专业近35年的毕业生在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成长、发展与进步情况,还要评判该专业历史的、一贯的毕业生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情况。那些同一专业、一门师徒、一脉相承的毕业生往往会打上该专业在校培养轨迹的烙印,这些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情况是综合地评价该专业的最有效与最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

    六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经过培养后是否被社会广泛吸纳,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即毕业生就业情况是检验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专业必要性、充分性的唯一试金石。因此,评价一个专业必须对其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就业质量进行客观评判。对一个招生专业的评判,应该评判该专业毕业生连续3年以上的一次就业率、协议就业率、自主创业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以及毕业生连续3年的月薪或年薪等。

    七是专业的社会服务情况。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包括学历教育和社会服务(培训、鉴定、生产经营管理与技术咨询),因此招生专业的社会服务情况是评判一个专业办学情况的必然选项。

    评价招生专业的社会服务时,第一要评价该专业的社会培训资质及其培训开展情况,对社会开展培训项目数量及相应培训开班数、年培训人和天数;第二要评价技术鉴定、技能鉴定资质及开展情况,包括技术技能鉴定的项目种类、技术技能鉴定工种数量及实际开展鉴定情况(鉴定项目、工种及鉴定人次);第三要评价各种社会咨询服务(工程设计、财会、法律、设备等)资质及咨询服务开展情况。

    八是专业的产学研情况。

    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研的程度各有不同。高职高专院校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的本科院校,工学结合、产学结合、顶岗实习是其普遍的教育教学形式之一。因此评判一个专业的产学研情况,不仅要评价该专业的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数量、参与教师及学生的人数、科研项目课题的完成情况、获得专利的情况、科研获奖情况等,还要评价该专业参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管理项目情况,评价学生参与项目的类型、数量,学生参与人数及比例情况,教师与学生参与项目实际效果等。

    九是专业的社会地位与知名度。

    一个专业的社会地位与知名度是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社会效果的综合显性体现。事实上,每一所院校都有其优势专业、王牌专业与品牌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同一专业在社会上有一个自然认可的非规则排序,排在前面的显然社会地位较高。通常支撑和评判一个专业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学术、学科水平与成就)、专业负责人在教育教学与社会上的影响、专业拥有的教育教学大师、就业前景和就业后的待遇、杰出校友(成名成才毕业生)的社会贡献、用人单位历史的普遍评价(口碑)等。

 

18、中高职衔接,课程要先行

2017.3.7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高职衔接培养”指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一体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的是改变中高职教育两个阶段各成一体、互不沟通的现状,解决传统的中高职人才分段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它能使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能力和素养养成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中高职人才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

    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笔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比中高职院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效果,梳理出传统的中高职人才分段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定位方面。笔者走访很多中职学校发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多为“培养能从事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维修和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发展基础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通过调研该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则发现,很少有学生能从事电子产品整机的调试,维修只是家用电器方面的小型产品维修,产品检验也是生产线上产品外观检验并找出有瑕疵的产品。很明显,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有些过高,而高职院校又常忽略了中职生源的职业基础,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会与中职学校交叉重叠,可见二者对各自的培养目标缺乏沟通。

    第二,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方面。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技能课程较多,文化基础课程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实践教学,不太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效果上,关注学生熟练操作能力,忽视对原理的透彻理解;在能力素质培养上,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方面虽然较强,但综合素质能力却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继续学习的要求。

    第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在目前的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中,由于缺乏广泛有效的沟通,中高职院校之间还没有形成可以推广应用的统一课程标准,使得中高职阶段课程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重复甚至脱节,专业技能也没有系统设计和持续提升,如中高职均开设了“电工技术”“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等课程,没有体现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性。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在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时,应将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分阶段取得,使两个阶段职业资格要求既独立又有延续和层次性。但是笔者在走访时却发现,很多中高职院校同时设置了电子设备装接工(中级)或无线电调试工(中级),技能证书重复现象明显。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路径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要从学生的成长角度、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入手,统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衔接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衔接、专业技能和素养的衔接、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等。其中,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路线应包括专业调研、调研分析、岗位面向、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知识、职业素养需求分析,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设计等步骤。

     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首先,应根据调研对该专业所面向的主要岗位(群)进行梳理和归纳,理清中高职岗位提升的路径和关系,然后对学生展开一体化培养,要注意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具有明显的阶梯区分,在协调发展上有着承上启下继续发展的特点,这样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能促进职业教育主动去适应电子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比如:在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学生能从组装岗位提升到调试、维修岗位,进一步提升到研发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复杂度和难度不断提高。

     其次,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架方面,为使专业人才培养既能很好地衔接又能适应不同地域经济发展需求,笔者提出了构建“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课程体系。技术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本专业技术领域通用的知识与技能,相对稳定,为学生奠定职业知识与技能基础;专业方向课程结合技术应用行业领域而设置,培养的是专项技能,相对灵活,可以根据服务的行业岗位技术需求设置或开发。比如: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设置“电工电子、电子测量与维修、电子工艺、智能电子、电子产品装调与设计”5个核心课程模块,实现该专业中高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分工与衔接。其中,中职阶段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高职阶段课程包括“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等,高职通过“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与中职的“电工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衔接,并通过对典型电路的分析、仿真测试等提高电子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既能避免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复,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再其次,实践教学体系应由理实一体化课程、单项技能训练、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习等教学环节组成,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技能部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为主,让他们完成中级职业技能考核,获取中级工证书;高职阶段则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完成高级职业技能考核,获取高级工证书。

     最后,由于课程体系要在中职、高职两个不同层次的学校实施,因此要保障有效实施必须加强中高职衔接的质量保障建设。可由行业企业专家、中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制订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开发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中高职院校分段培养、联贯教育的基础性管理制度,界定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建立一体化的质量监控机制,检查与督导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实施过程,确保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设立专项研究经费,支持开展分段培养工作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中高职衔接必须构建一个自身完整、能够“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能满足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技术技能提升及实现长远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使高职的知识、技能在中职课程中建立基础,中职的知识、技能在高职课程中得到延续和加深,从而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者:傅大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书和育人要“拧成一股绳”

2017-03-2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去年暑假,在笔者参加的毕业20年师生聚会上,一位退休的老师为回到西北师大的同学们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20多年前同学们写的小论文,万万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老师还珍藏着。看着字里行间老师的批注,很多同学的眼睛湿润了。毕业20年后,在这样一个特殊而生动的“课堂”中,已经人到中年的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师德的光辉和力量,再一次在激动和感动之余重新理解和感悟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内在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希望广大高校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要做到“四个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教师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行道,自觉把教书和育人“拧成一股绳”,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拧成一股绳”,要求专业任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高校内部系统中,专业教育分工愈来愈精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包括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内的思政工作者来承担,教书和育人在实践中一度被错误地割裂和孤立起来。受市场导向和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角色认知出现偏差错位,热衷于发文章、抓课题,三尺讲台上照本宣科,把自己置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局外人”,将育人的使命“选择性遗忘”了。协同育人要求教育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回归教育初心,如同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的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灵魂的工程师不能丢了育人这个“魂”。

“拧成一股绳”,要求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类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并渗透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是隐性德育课程,它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有效延伸,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蕴含着巨大的德育价值。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对学生人文素养、治学态度、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和人格养成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的德育比德育的课程更具有影响力和渗透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而又实实在在地汲取着精神营养。

“拧成一股绳”,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于一门专业的热爱往往是从认同和喜欢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及其风格开始的,教师自身的人格特质可以随处濡染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知识技能和涵养其完美人格,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八个字,这种相偕从游的师生关系形象生动地集中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拧成一股绳”,要求大力加强大学教学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所好的大学总是有着优秀的教学文化,它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持久成形并为全体师生共同分享。这种文化场域的浸润功能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精神气质,它能够让教师对教书育人的天职心存敬畏,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身为人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尊严感。这种教学文化不仅使教师在精神层面产生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在制度设计上能够使教师的评聘考核和专业发展得到有效的激励和保障。

拧成一股绳,共奏育人曲,相信在每一位教师的身后,一定会散发着玫瑰的芬芳!

 

 

20、姜耀东:大学生创新创业重心在教育

2017/3/2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今年准备了一份《关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姜耀东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从实践和调研情况看,目前高校双创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高校专业化创新创业师资不足,产学研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尚未完善,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他说,迫切需要澄清的一点是部分教师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内涵的理解出现明显偏差,出现简单化、功利化的倾向,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姜耀东建议,应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他说,创新创业教育的源头是创新,聚焦在教育,精髓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高校双创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重点放在“教育”上,而不是“创业”上。

针对一些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探究意识和积极批判的能力,双创教育应推进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注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

创新有风险,创业可能失败。姜耀东建议,倡导社会形成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和“创业有为、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政府应为创新创业失败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励更多大学生大胆投身创新创业。 

 

上一条:2017年第2期(总第43期)
下一条:2016年第2期(总第41期)

关闭

版权所有©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6284号
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汉安大道东四段199号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电话:0832-2560122

访问次数: